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5-00528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中小〔2025〕32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25-06-30
[ 发布日期 ]
2025-07-01
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渝经信中小202532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

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印发你们,请对照方案内容和重点任务,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630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方案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融通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目标,通过创新融通模式、搭建融通平台、优化融通环境等举措,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和中小企业支撑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对接合作、共赢发展。到2027年,建成产业创新综合体30家,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家,新培育国家级、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0家,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供应链融资超过1000亿元,举办渝链同行、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四链融合系列对接活动300场、参与企业3万家次,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有力支撑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补链延链强链。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链

    1.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挥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带动作用,鼓励领军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综合体,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通过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赛马比拼等机制,开展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加强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以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创新应用为牵引,在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设立赛道赛,支持中小企业聚焦大企业需求开展创新。依托大企业技术专家、高校院所教授学者等组建中小企业专家委员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创新创业指导等专业服务。

    2.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支持领军链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支持中小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关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支持沿链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支持领军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设计研发能力、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带动和支持。

    3.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打造一批以集聚、孵化、服务初创型中小企业为目标的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推动各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库、数据库向中小企业开放,完善创新成果供需双向对接机制,促进创新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鼓励大企业先试、首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促进中小企业配套产品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

(二)提升大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链

4.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实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渝赛计划和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起承转合等行动,巩固提升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优势。梳理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图谱,按产业链组织中小企业对接,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化采购流程,帮助中小企业改进提升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产品可靠性等水平,带动中小企业深度融入企业配套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接入,实现供需信息互通、资源要素融通、生产制造协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支持大中小企业联合实施重点产品攻关、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等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

5.发挥中小企业配套支撑作用。深入实施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改革,迭代完善选种育苗培优梯度培育机制,优先支持为关键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提供核心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系统性、体系性,加强优质企业培育库整体建设和企业运行监测分析,支持企业聚焦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方向深耕细作、做大做强,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支撑能力。落实科技赋智、数字赋能、金融助力等服务行动,营造优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6.发挥融通对接促进作用。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优势产业,分链条开展整零对接、机对接等渝链同行、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四链融合对接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加强产品、技术供需对接合作。全面收集大企业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软件配套需求,编制领军链主企业产品(服务)需求清单全面摸排中小企业主导产品、产能规模、拟配套企业等信息,形成中小企业配套产品(服务)供给清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供需信息对接。优化渝企零距离线上对接平台功能引导更多企业、更多产品线上发布,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加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构建产业链融通发展生态。

(三)优化大中小企业融通资金链

7.发展供应链金融。全面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应用,励金融机构结合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实际,创新供应链应收账款、订单和仓单等金融产品。支持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动投资,强化对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大企业支持配合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助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8.促进产业链融资对接。面向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军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组织举办科产金一体化项目路演、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等产业链融资对接活动,推动融资需求精准对接。发挥‌信易贷·渝惠融、长江渝融通、渝企金服等融资平台政策宣传、产品展示、业务办理作用,强化金融科技赋能。

(四)培育大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链

9.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立足制造业发展实际,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编制发布制造业领域急需紧缺岗位目录,给予政策支持,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制造业就业创业支持制造业企业与高校开设订单班,共建就业见习基地,建好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走深走实。加大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设,整合高校、软件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组建联合体,培养复合型、实用型软件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养、吸引和留住骨干人才。

    10.提升人才融通创新水平支持大企业开展人才交流、培训,加强大中小企业人才培养、管理、激励等方面交流互动举办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以及科技创新、数字转型、企业出海等主题培训班,拓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视野、深化融通发展思维、提升融通创新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经济信息委建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推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四链融合的重要举措和重大事项,组织和发动大中小企业广泛参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区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具体任务,协同推动中大小企业融通工作。

(二)做好精准对接发挥各行业协会、商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精准摸排大企业需求,根据中小企业合作意愿以及能力匹配程度,做好精准对接,确保对接实效。将大中小企业融通与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数字化转型等工作结合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数字化服务机构等积极参与

(三)加大宣传引导。总结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经验做法,做好先进融通模式、优秀做法系统梳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