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经济信息委制定了《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有关政策,现作如下解读。
一、制定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鼓励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协作生态。”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工作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形成《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
二、起草过程
根据市经济信息委2025年工作安排,研究形成《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机关处室和相关单位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形成《重庆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
三、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分为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
(一)工作目标。到2027年,建成产业创新综合体30家,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家,新培育国家级、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0家,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供应链融资超过1000亿元,举办“渝链同行、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四链融合”系列对接活动300场、参与企业3万家次,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有力支撑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补链延链强链。
(二)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0条重点任务。一是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链。包括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等3项重点任务。二是提升大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链。包括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中小企业配套支撑作用、发挥融通对接促进作用等3项重点任务。三是优化大中小企业融通资金链。包括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产业链融资对接等2项重点任务。四是培育大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链。包括加大人才培养引进、提升人才融通创新水平等2项重点任务。
(三)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做好精准对接。三是加大宣传引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