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政策问答 > 政策问答

​《重庆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问答

重庆市为什要出台《重庆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出部署。我市也明确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作为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重点打造。创新药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我市出台《重庆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旨在通过政策集成和资源优化,破解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果转化难、市场准入慢等瓶颈,构建研发临床产业市场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推动我市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药在研发阶段能获得哪些资金支持?

    对符合条件的1类创新药、2类改良型新药和生物类似药,按照临床前研究、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4个阶段分别立项,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总经费20%的资金支持,最高分别支持200万元/项、200万元/项、300万元/项、1000万元/项。

对创新药产业化落地有哪些激励?

    政策提出对新建的CRO(合同研发组织)平台,给予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额20%、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为无关联单位提供医药研发技术服务的机构,年度服务合同金额超过300万元的,按合同金额的3%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

在加速上市与应用方面有哪些措施?

    政策从审批、入院到支付环节提供全方位支持。审批端:强化创新药注册前置服务,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加快产品上市进程。入院端:编制创新药应用清单,对清单内的产品开通快速挂网通道,挂网全流程办理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医疗机构根据诊疗范围和临床需求,在应用清单更新发布1个月内召开药事管理会议,按照“应配尽配”原则将应用清单内的产品纳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或者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医疗机构不得以用药目录数量和品规、药占比等为由限制创新药应用清单内产品入院。医保支付端:推荐和指导创新药产品纳入“渝快保”等保障范围,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强化医保支付指导。

政策如何支持研发服务平台建设?

    政策提出对新建的CRO(合同研发组织)平台,给予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额20%、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为无关联单位提供医药研发技术服务的机构,年度服务合同金额超过300万元的,按合同金额的3%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