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政策问答
《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研究院经济”是打通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整个创新链条的重要载体,发展“研究院经济”是提升产业生成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发展“研究院经济”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紧紧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未来产业培育为重点,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将“研究院经济”打造成为具有高辨识度的未来产业生成样本,助力重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结合我市现有实际和发展趋势,《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成能力持续提升,“研究院经济”成为支撑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力争建成各类产业研究院50个以上,年均孵化培育未来产业企业20家以上,累计开展技术服务5000次以上(含委托研发、技术转让等)。
“研究院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哪些?
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一是政府及国有平台主导类,聚焦重点领域,定向筛选创新成果和创新团队,加快企业孵化生成;二是高校及科研院所主导类,聚焦前沿原创科技成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三是企业主导类,聚焦企业自身或产业发展需求,推动行业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四是专业机构主导类,聚焦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和行业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务。
《实施方案》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主要任务包括一是通过新建培育、整合提升、精准引进等方式培育建设各类产业研究院;二是增强研究院技术攻关、中试验证、科技创新服务等核心能力;三是通过优化开放共享、完善内控管理、建立数字化赋能等机制提升研究院运行效能;四是通过高质量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引育集聚科创人才、构建畅通的科产金一体化机制等途径培优研究院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