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电力供应紧平衡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按照党中央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总体目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态势向好。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工业投资增长10.4%。战略性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1%。
(一)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发展信心持续提振。
统筹应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重”考验,谋划出台系统务实举措,推动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建立市“四大家”领导定向联系重点产业链机制。构建“专班化推进+机制化落实”体系,组建稳工业大盘、企业疫情防控、保供稳链和安全生产等专班,实施“日监测、日调度、日报告”制度,高效精准调度保链稳链。大规模疫情防控期间,科学组织超8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闭环生产,员工在岗率超70%,4月和11月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和下降8.1%,总体可控、好于预期。扛牢医疗物资保障重责,调拨各类防疫医疗物资超1540万套(个、瓶、双、人份)。高效统筹保障电力、电煤、燃(油)气等能源要素,成功应对2856万千瓦历史最大电力负荷需求和457万千瓦历史最大电力负荷缺口,民生用气“一方不少”,工业用气“增供稳价”。
(二)优化提升产业能级,先进制造加速崛起。
制定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形成“1+4”顶层设计体系,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部汽车产量的17.5%,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检测站投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入选“国家队”。高位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统筹场所、场景、企业、人才、生态“五大关键”,新增软信企业3500余家,新增从业人员5万人。“揭榜挂帅”实施10个重点关键软件项目。获批建设成渝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电子特气、硅耗材、抛光垫等关键材料实现国产替代。“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机组成功下水,“重庆造”昆仑玻璃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平台牵引打造“渝见美品”消费IP。
(三)数智创新赋能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蓄势聚力。
持续完善“芯屏端核网”数字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卫星互联网、硅基光电子等新赛道。创新开展“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新实施1503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达5578个。新建22个智能工厂、160个数字化车间,累计分别达127个、734个,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8.9%,实施智能化改造的规上工业企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76.4%。建成10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场景。持续实施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分别达30%、47%左右,预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62%。制定实施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累计建成国家绿色工厂52家、绿色园区5个、绿色产品48种。成功举办2022智博会。
(四)梯度培育中小企业,市场主体活力显现。
全面实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聚焦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六个关键环节,创新构建“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中小企业生成生态体系。新增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6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9家,累计达2484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7家,累计达255家,全国占比2.8%。其中,新增25家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58家。重组升级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市级平台,成功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创新成果产业化类别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孵化落地宽禁带半导体、大功率无线充电等32家“硬科技”企业。
(五)聚力深化协同合作,区域联动走深走实。
深化川渝重点领域产业链对接,川渝汽车、电子全域配套率分别达80%、50%。建成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电走廊”11条、加氢站15座。首批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务实推进。深入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差异化聚集。主城都市区规上企业产值占比90.8%,其中,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占比分别为43.6%、47.2%。积极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全年新签约引进工业和信息化项目1362个,协议投资8851亿元。笔电出口量值均保持全国首位,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近80%。
(六)综合服务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企业服务改革,累计受理5581个“吹哨”事项,办结率达99.2%。创新推出“商业价值保”,年化担保费率仅0.8%。实施专项资金“五个转变”管理改革,落细落实惠企利企政策。全面推动降本增效,全年为企业减负超1000亿元。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清偿金额5.46亿元,清偿率位居全国前列。帮助部分在渝央企化解近15余年未解决的棚户区改造难题。构建形成“2+6+6+36”产业园区体系,产业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