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政策解读
时间: 2025-07-24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渝府办发〔202543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有关情况,现作如下解读。

一、制定背景

电动车(包含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是便民出行和末端配送的重要工具,已深度融入百姓社会生活,电动车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重庆摩托车产业基础雄厚,快发展壮大电动车产业已形成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体系。雅迪、爱玛、台铃等电动车龙头企业先后集聚重庆发展宗申、隆鑫等传统摩托车企业也正加快电动摩托车产业布局,2024年全市电动车产量达300万辆。同时,我市电动车本地配套率超过60%,电机、电控、车架、灯具、仪表等总成已基本实现就近配套。

二、《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送审稿)》包含工作目标、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产业服务体系、推广城市示范应用、保障措施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工作目标,明确到2027年全市电动车年产量超过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超过80%,中控、电机、锂电池、仪器仪表、轻量化车架等核心零部件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运营体系、智联电动车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和数据服务系统;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

第二部分为提升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智能制造能力、企业全球服务能力、产业协同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支持整车企业依靠以北斗、移动通信、智能计算、可信数据为代表的自主信息技术,持续提升产品智联化水平;二是支持整车企业加大数字化装备和信息系统的创新研发、集成应用,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三是支持整车企业建设智联电动车全球运营中心,重点面向海外市场布局数字化产品销售、物流保障、售后服务网络,不断提升重庆智联电动车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四是重点支持渝西地区做大做强智联电动车智造基地,支持两江新区等地加快构建智联电动车产业服务体系,推动各区域加强协同,形成发展智联电动车产业合力。

第三部分为建设产业服务体系,重点从建立标准技术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大脑服务平台、产业合作发展平台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强化标准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建立智联电动车联盟标准体系,同步建立重庆智联电动车标准体系,打造智联电动车优质服务品牌;二是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支持整车企业积极申报市级、国家级智联电动车产业中试创新平台,以中试体系建设为抓手,带动我市智联电动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设计、智能制造等各环节、全链条能力提升;三是建设重庆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基于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高频应用场景,加快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持续增强整车企业全球供应链数字化管控能力;四是引进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联盟专业机构,协同引进智联电动车领域相关配套企业,推动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

第四部分为推广城市示范应用,重点从政策完善、数字化管理、专用产品开发、综合智管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结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实施,修订出台我市《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二是借助智联电动车数据服务系统提升车辆数字化管理能力;三是引导企业加快开发符合新技术规范要求和市民出行外卖行业需求的共享智联电动车产品;四是依托智联电动车数据服务系统,支持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综合智管应用平台建设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包含组建专项工作组和加强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