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5-00496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5〕396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25-04-23
[ 发布日期 ]
2025-04-30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8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雷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的建议》(第0287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共同研究办理,对您提出的建议全部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的重大战略抓手。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等渝西地区地处我市中心城区和成都市之间,发展条件良好,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秩序,有利于推动渝西地区加快先进制造业一体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更好支撑服务市域、成渝全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关于建议市级层面严格按照渝西跨越计划空间布局和各区各地实际产业情况,统筹渝西地区各区的产业布局,制定精准打法,在渝西各区打造特色产业园或依托现有载体,精准给予相应项目支援,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事项

我们聚焦推动渝西地区加快先进制造业一体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明确产业主导方向和空间布局。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引导渝西地区结合本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物流条件等综合因素,每区确立不超过2个主导产业,市级统筹重点推进;确立若干特色产业,市区联动加快发展。支持渝西地区各区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其他产业,现已形成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轻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细分产品和高端摩托车等为重点产业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体系。二是实施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强化链长链主项目和大中小企业链式融通招商,优化协同招商、驻外招商和项目管理,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构建错位发展、梯度互补、高效协同、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2024年,渝西地区新引进制造业项目334个、合同金额2234.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59个,促进渝西地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引导渝西地区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进一步丰富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承接成渝双核、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强化与垂直产业投资领域风投、创投、私募机构合作,以产业基金、项目基金为链接导入优质项目和企业。顺应产业特点,针对性打造应用场景,完善技术、产品、服务推广应用机制,持续壮大渝西地区市场规模,增强对优质项目和企业的吸引力。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效应,依托现有重点企业吸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瞄准国内外行业龙头开展全链条、全生态招商。加快部署打造一批特色园区、资金机构、专业团队和展示中心等支撑平台,促进初创型科技企业和成果转化项目向渝西地区集聚。

二、关于建议严格执行首报首谈制度,防止无序竞争事项

我们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持续加强招商统筹,引导新招引项目优先落户对口”“首谈地区,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有序引导项目分流。引导渝西地区区县按照各自产业功能定位,对照《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33618产业规划,以及《渝西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两主四特产业布局,申报首谈报备项目,推动渝西地区区县找准细分赛道,促进分工协作、特色发展,以专业细分集群建设支撑市域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同时,市级相关资源在向区县配置时,原则上聚焦各区县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方向。二是优先保护首谈权利。经区县申报,将符合全市产业规划布局且投资总额10亿元(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市领导会见洽谈的重大项目纳入首谈报备管理,赋予申报区县首谈权利,首谈保护期为3个月,如有必要可申请延长1个月的首谈保护期。如有多个区县申报首谈,按照申报时间排队管理。通过设置首谈保护期,减少竞争区县干扰项目谈判,有效杜绝招引企业多家对比政策资源,提高项目落地效率。三是有序流转项目资源。针对首谈及排队区县有撤项到期项目,利用系统平台推送各区县,区县线上揭榜,进一步服务项目在区县有序流转。揭榜区县与首谈区县、排队区县同等受到首谈保护。明确协作招商考核分成。明确首谈区县在保护期内主动退出且协助后序排队区县落地的,经双方确认,可以按照37比例分成招商成效数据,推动区域间招商协作。四是强化无序竞争调解。对多个区县参与竞争的招商项目,市经济信息委出面组织各方进行调解,共同协商给予政策支持的红线底线,避免无底线进行要素资源配置。切实增强制度刚性,对违反首报首谈规定且不服从组织协调、调度的区县,并对首谈区县造成严重影响的,对相关单位采取专项督导、约谈、通报等措施处理。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快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渝西地区一体化招商协调机制。依托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渝西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事项,打破区域壁垒,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依托招商引资双周例会和月调度机制,按周、按季调度各区项目招引情况,及时发现趋势性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加快聚集,助力渝西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二是积极争取重大生产力向渝西地区布局。鼓励渝西地区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积极承接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新材料、大宗食品等符合平战结合的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重要的战略备份基地。强化招商引资,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招商引资模式和手段,吸引更多产业链领军链主企业和制造业领域龙头企业在渝西布局。三是进一步落实首报首谈机制。迭代升级《渝西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进一步强化招商统筹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行重大项目提级管理、首报首谈,引导渝西地区区县围绕24产业方向,加强招商项目策划、储备、洽谈、签约、开工、投产、达产等全周期闭环管理,引进一批链长链主企业和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推动渝西地区区县发展壮大主导特色产业,形成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工作格局,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答复函已经王志杰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4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