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产业大脑为抓手加快向一二三产业融通赋能的建议》(第1292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产业大脑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与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大数据发展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关于进一步提升链主企业动力、加快提升链属企业参与意愿和积极性、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细分服务业产业大脑等事项已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产业大脑建设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将产业大脑作为抓工业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抓手,突出“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探索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已经建设上线由产业数据仓、产业大脑能力中心组成的数字底座。支撑工业、农业、服务业分区推进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工业分区围绕“33618”建设上线“12+N”行业产业大脑,农业分区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10+N”行业产业大脑,服务业分区围绕服务业现代化建设5个行业产业大脑。分别支持链主、领军企业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链接耦合未来工厂、未来农场、未来市场,强化数字赋能,不断提升“四链”融合、“四侧”协同能力。
目前,产业数据仓已汇集“四侧”公共数据、产业链、产业知识、融资、信用、人力资源、科技成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等数据,共53.39亿条。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上线试运行,建成知识计算平台、AI赋能平台、能力开放平台,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部署,采用“通用大模型+专有知识库”的模式,快速提升产业机器人在招商、运行等多个领域的智能交互式问答能力,累计上架346个能力组件,开辟了华为工业软件专区。工业领域建设上线赛力斯、天然气化工新材料、服装、五金等7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农业领域已建设上线生猪、脆李、忠橙等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商贸服务业领域已建设上线了电商产业大脑。
二、建议具体办理落实情况
您指出的链主企业动力不足、链属企业参与意愿低、对三产赋能不足等问题,准确地找出了产业大脑建设中的卡点堵点。您提出的进一步提升链主企业动力、加快提升链属企业参与意愿和积极性、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细分服务业产业大脑等工作建议,对于我们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数字重庆建设总体要求,在产业大脑建设中细化落实。
(一)关于“进一步提升链主企业动力”的建议。目前,我们正积极支持赛力斯、长安、国药太极等链主企业,按照“链式”模式,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力斯)产业大脑联动了326家供应链企业,通过四侧协同、四链融合,聚焦研、产、供、销、服、人力、财务、全链质量、全链安全、产业监测十大领域规划了32个场景、已建成了26个,其中8个实现了贯通实战,实现生产环节设备、数据的互联互通,链接机器人超3000台,孵化未来工厂5家,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6%,来料不良率降低7%。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长安)产业大脑,建设宏观环境分析、国内国外市场洞察、产供协同等场景,接入渝北超级工厂6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0%,制造成本降低20%。现代中药产业大脑上线供应链原辅包协同、处方流转及煎药服务、中药材价格行情等场景,已接入480家供应商和4家生产厂,供应链协同业务累计签订合同超1000个、合同金额超3亿元,2家煎药中心为3家医院提供煎药服务,实现中药处方流转18万余张,为6万余名患者提供煎药服务,完成108个中药材品种监测。链主企业牵头建设的“链式”产业大脑,展现了较强的产业链协同和实战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持续鼓励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牵头建设高端摩托车、新型显示等多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基于产业链需求和行业特性构建应用场景,数字化重构产业链协同、智改数转网联、科技创新、产业治理等方面服务,更好发挥链主企业对行业资源整合、供应链韧性加强、数字化转型升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协同,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二)关于“加快提升链属企业参与意愿和积极性”的建议。我们正积极推动已上线产业大脑全市推广,整合全市资源,提升行业影响力。一是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力斯)产业大脑,已监测供应链企业326家,整合12家供应商质量数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长安)产业大脑已通过数据支撑供应链金融,融资金额达18亿余元,供应商交付准时率达70%,产业链协同提升率达30%。二是加强党建统领产业大脑建设,支持区县牵头成立产业大脑建设专班,定期召开产业大脑建设调度会,讨论研究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场景功能谋划、建设进展、资源整合及难点堵点,提供协调沟通平台,增强建设单位对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的建设信心,打破行业垄断,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三是构建“四侧”协同场景推动“四链”资源融合,面向政府侧、社会侧、产业侧、企业侧构建系列共性场景,整合“四链”资源,支撑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四链”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强规范数据共享应用,强化构建行业数据标准体系和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编制形成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资源编目、数据交换共享等5个标准规范,引导“四侧”数据有序开放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三次产业部门持续做好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理论知识宣贯和建设指导,鼓励出台更多专项支持政策,市区联动引导更多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链主企业参与三次产业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持续提升“四侧”数据融通应用能力,以一批好用管用的优秀应用场景带动数据赋能,强化数据开放共享制度保障,推动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立数据共享渠道,加快接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三)关于“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细分服务业产业大脑”的建议。我们已会同市商务委,建设上线了电商产业大脑,推进行业监管效能提升、产业发展赋能、企业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整体优化等能力中心建设,上线资讯汇、资源荟、政策慧、活动会、服务惠、产业绘6大功能模块,已接入重点电商主体253家、达人主播837位、重庆本地好货3119个,累计归集“四侧”高质量数据超43万条,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电商数据生态体系。目前,正加快谋划建设外贸产业大脑,开展外贸行业调研,梳理外贸企业政策匹配、国际经贸规则解读、项目对接、仓储物流、品牌推广、风险预警等需求,谋划一批外贸领域特色应用场景,推进外贸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服务业领域聚焦家政、会展、火锅、外资等特色行业,推进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精准捕捉、高效反馈政府侧、社会侧、企业侧、产业侧需求,加强构建行业治理、综合服务、产业生态等管用实用好用的应用场景,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科技流、资金流的高效循环和科学配置,健全完善数字赋能、主体培育、就业创业、区域协调等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从物理链接到数字融合、从区域市场到全球市场、从单一产品到多元融合,从而动态适应新业态新模式融通供需两端、顺应消费趋势变化,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庆本土服务业品牌。
此答复函已经王志杰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4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