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守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打造渝陕鄂边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议》(第1010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巫溪县政府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关于支持巫溪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及服务企业的工业大数据平台、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基础平台,引荐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在巫溪设立分支机构或创新平台,加强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指导等事项已经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巫溪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事项
全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布局建设,打造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先进计算产业园、“数字内容·渝”产业园、重庆软件园等特色园区,入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软件、数字文创、科技金融等领域品牌效应强、引领优势突出的企业,拥有Geega工业互联网平台、OneNET物联网开放平台、高性能通用GPU等极具市场竞争力产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生态。巫溪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腹地,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园上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2024年6月,巫溪与杭州颐高产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渝陕鄂新经济数字产业项目投资协议》,主要建设企业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产业、东部产业转移、人力资源产业等功能区模块,预计入驻数字经济实体企业50家,带动就业1000人,每年培训1000余人次,预估招引企业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
下一步,我们积极支持巫溪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指导园区加强统筹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健全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发展优质资源向特色区域、高能级产业楼宇聚集,助力巫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指导巫溪做好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梳理产业园发展基础,明晰园区发展定位及目标、产业功能区布局,围绕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科创能级提升、优质主体培育、优化发展生态等谋划主要任务,鼓励巫溪立足三省市交会区位优势,精准对接智能制造等领域目标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项目落地,深化渝陕鄂边区数字经济创新合作。二是鼓励巫溪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试点示范,支持巫溪数字经济产业园企业申报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及资金支持项目,鼓励开展未来果园建设,持续打造金葵花、老鹰茶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支持创建国家级、市级数字商务企业、县域级直播电商基地。三是推进巫溪健全数字经济产业园服务体系,聚焦创新研发、项目孵化、人才成长等方面,加强公共创新服务、精准政策匹配服务、投融资服务、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服务供给,完善数字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园区配套商业综合体、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技能培训机制,搭建跨区域数据协作平台,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创新协同”发展生态,营造产业园良好发展氛围。
二、关于支持巫溪建设数字化平台载体等事项
全市积极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新模式,印发《重庆市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指南(2.0)》《重庆市未来工厂建设指南(2.0)》,开展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揭榜挂帅”、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申报、未来工厂培育认定等工作,已首批揭榜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天然气化工新材料、软件信息服务等10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累计建设1096个数字化车间、183个智能工厂,建设10个未来工厂,加强“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全面提升产业链、增强产业创新服务供给、加大产业创新资金支持、强化产业创新人才供给,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巫溪结合特色资源优势,加力建设数字经济领域重点数字化平台、场景、应用,赋能渝陕鄂边区数字产业发展。一是支持巫溪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推进全面摸排巫溪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围绕绿色食品、特色轻工、先进材料等产业发展,聚焦计划调度、生产作业、仓储配送、质量管控、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重点环节,鼓励巫溪重点企业加快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智能化技改项目落地,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生产精益管理、业务数字化经营。鼓励巫溪重点企业创新人工智能算法、大模型在工业场景的应用,谋划建设未来工厂,支持企业以数据驱动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形式变革。二是支持巫溪建设老鹰茶产业大脑。按照《重庆市农业领域产业大脑建设指南(1.0)》,建设产业数据仓、能力中心、应用管理中心、门户及安全体系,围绕老鹰茶种植管理、加工管理、产业运行监测、数字化升级、主体培育、供需对接等需求,指导谋划个性化应用场景,赋能老鹰茶种植、加工、流通、品牌、文化和服务等环节,助力老鹰茶相关企业创新变革、产业生态优化、政府精准服务。三是支持巫溪围绕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等产业发展建设绿色工厂。鼓励巫溪相关企业按照国家层面绿色工厂创建标准要求、对标能效水平标杆工厂,加快完善绿色发展体系,推进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加快巫溪绿色制造体系构建。
三、关于支持巫溪设立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事项
近年来,我市启动了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工作的指导意见》(渝科局发〔2024〕55号),按照“项目+团队+平台”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学家团队,形成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集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年,巫溪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38家、累计287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16家,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推进巫溪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中药材、老鹰茶、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支持巫溪与西南大学共建重庆市老鹰茶检测研发中心,加强老鹰茶加工工艺、鲜叶分级等研发创新;推动建成投用全国首个道地中药材野外观测研究站、中药材技术研发中心,参与制定《中医药—栀子》ISO国际标准,2024年登记科技成果15件、授权发明专利1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9件;打造全市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源基地并从“优良品种+脱毒种薯+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精准防控+全程机械化”进行集成技术研究,相关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将达到5000亩,推动脱毒种薯覆盖率达90%以上,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二是支持巫溪产学研合作。聚焦巫溪老鹰茶资源优势,鼓励西南大学、重庆天友乳业与巫溪老鹰茶企业联合开展老鹰茶关键技术攻关科研项目,加强老鹰茶保健性、功能性、药用性产品开发,现已创新推出“老鹰红茶”“老鹰茶含片”“老鹰茶啤酒”“老鹰茶冰棍”等系列产品,研制老鹰茶解酒护肝产品实验室试制品,以产学研合作助推特色优势资源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指导三是支持巫溪加强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巫溪围绕自身优势领域组建科研团队,支持引进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39名、市级科技特派员40名,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40余项。支持巫溪培育科技型企业,2024年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38家、累计287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16家,科企和高企“双倍增”目标完成率连续三季度稳居全市前五。
下一步,我们积极推进巫溪科技创新发展。一是支持国家级科研院所、知名高校、高端研发机构围绕巫溪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实施产学研项目,推进谋划实施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项目,拓展技术应用场景,丰富产业新业态。二是支持巫溪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鼓励巫溪探索项目申报、科研经费、表彰奖励、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人才激励举措,为科技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优质服务,推动巫溪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三是推动巫溪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推进建设老鹰茶检测研发中心、马铃薯区域重点实验室,助力产出更多优质科技成果。
四、关于支持指导巫溪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工作事项
我市突出“双招双引”,发布“投资重庆”招商工作主品牌及“万企重庆行”“投行投重庆”“渝商兴渝州”“会展荟名企”“校友聚重庆”5大工作子品牌,挖掘用好人才要素、产业配套、产业生态、营商环境四方面优势,举办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活动、重庆市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推介会暨渝商大讲堂活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积极推行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展会平台招商等方式,强化柔性显示、光伏储能、智能可穿戴、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软件等领域重大项目引进力度,增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动能。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3942.2亿元、同比增长9.1%,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巫溪深挖招商引资潜力,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招商项目库、绘制招商作战图,强化重点产业链招引,2024年巫溪签约正式合同额75.3亿元,到位资金24.9亿元、增长77.8%,为巫溪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巫溪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服务,一是支持巫溪拓宽招商引导渠道,鼓励巫溪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瞄准行业龙头,探索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等模式,依托市级“1+5”招商工作品牌打造,宣传推广巫溪重点招商项目信息资源、对接重点项目机会,打造招商引资渠道矩阵。二是支持巫溪谋划举办专项招商活动,围绕巫溪产业链招商作战图,鼓励开展基于产业链图谱的“项目群”策划招引,支持做大“渝中·巫溪协同招商产业园”,做好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资源精准招引。
此答复函已经王志杰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4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