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5-00403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5〕395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25-04-23
[ 发布日期 ]
2025-04-30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426号提案答复的函

戴耀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重庆直辖市“显色度”,加快重庆特色招商引资步伐的建议》(第0445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科技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引进一批与重庆现有工业特色相匹配,带动性强的‘大而强’项目”事项

(一)突出重大项目策划有的放矢。以产业链图谱为牵引,以小切口大项目为着力点,发布《重庆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主,囊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九个领域,策划白鲸航线货运无人机项目、深圳环光时代年产万片硅光晶圆及百万级高速硅光模块制造基地、城市之光自动驾驶环卫车产业中心总部基地等198项重大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5303亿元。

(二)突出沿链聚合招大引强。市经济信息委始终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作为核心任务,围绕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对接全球500强企业及高能级研发机构,2024年成功引入奕斯伟8英寸碳化硅晶圆及模组制造基地项目、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车BU项目、浪潮重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

(三)创新资源赋能招新引优。市科技局启动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合作,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团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印发《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工作的指导意见》(渝科局发〔2024〕55号),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按照“项目+团队+平台”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引进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力度,先后签约引进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支持建设中国科学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等各类高端研发机构39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二、关于“挖掘‘西部陆海新通道’溢出效应,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加速‘引进来’”事项

(一)不断织密航线网络。稳定运行中越、中老和中老泰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协同广西新增1班钦州至新加坡“天天班”航线。成功开行“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越南、泰国经重庆至欧洲(中亚)的陆海新通道“东盟快班”以及重庆经钦州至印尼雅加达、越南胡志明(海防)的铁海联运精品快线。截至2024年底,通道对外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

(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每年由重庆牵头召开通道省际联席会议、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以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凝聚省际协同共建合力。同时,成立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设立重庆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基金以及陆海新通道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升通道商事法律服务能力。

(三)强化枢纽港产业园招商。坚持“打造国家战略产业备份承载体、国内跨境产业转移蓄水池、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创新新高地”,围绕中国船舶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龙头装备企业,聚焦内河新能源船舶、轨道交通等7条产业链,重点推动中船重庆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部、中船海舟灾备数据中心、5G-R移动通信实验室、永川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三、关于“突出城市‘显色度’,让特定行业和特定领域的外资和内资企业‘找得到,进得来’”事项

我委聚焦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招商引资工作品牌,推出“渝商归渝州”“投行投重庆”“万企重庆行”“会展荟名企”“校友建重庆”等5大标志性活动。

(一)开展“万企重庆行”系列活动。举办欧洲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链主企业重庆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行等“企业入渝”招商活动,分领域分批次邀请国内外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链主企业等来渝考察投资。

(二)开展“投行投重庆”系列活动。举办投行机构重庆行、重庆创投大会、“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路演、招商项目融资对接会等基金招商活动,加强同红杉资本、义柏资本、洪泰基金、中信投资等知名投行机构合作,形成“资本+产业”投资合力。

(三)开展“渝商兴渝州”系列活动。举办全球渝商大会、渝商科技周、北京重庆商会迎春联谊会、长三角地区重庆商会联盟返乡投资考察、广东重庆商会二十周年庆典等招商活动,加强与全球渝商的联系与合作,搭建渝商交流合作平台,吸引渝商返乡投资兴业,参与家乡建设。

(四)开展“会展荟名企”系列活动。举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大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物流博览会等展会招商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展会活动“磁场效应”,让“走进来”的参展商变成“留下来”的投资商。

(五)开展“校友聚重庆”系列活动。举办长江商学院重庆校友会成立20周年年会以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系列校友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校友组织在技术、人才、科研平台方面的资源优势,以“校友圈”撬动“产业群”,打造校友经济新标杆。

四、关于“借鉴沿海城市经验,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的综合能力”事项

(一)营造招商引资良好营商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强化招商投资工作,制定《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若干措施》(渝经信发〔2024〕39号),包括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务环境、打造集成精准的政策环境、打造近悦远来的区域投资环境、打造协调融合的产业生态环境、打造高水平开放的外贸服务环境、打造全面高效的要素保障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举措和有关措施,切实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二)抓好投资环境氛围营造。打造重庆统一的对外招商品牌形象,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招商引资宣传合力。围绕“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定位,聚焦产业发展,发布“投资重庆”宣传视频11期,浏览量近12万次,转发量超2万余次,其中“投资重庆”短视频《你不知道的重庆》获“光影新重庆”2024年重庆微视频大赛一等奖,“投资重庆”宣传品牌影响力、吸引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此复函已经王志杰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4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