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建议》(第0467号)收悉。经与市能源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能源供给端发展和改革事项
一是积极引进市外优质绿色能源。谋划建设一批跨省区输电通道,建成投运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提升川渝断面输电能力400万千瓦;加快推进“疆电入渝”工程建设,计划2025年底前整体投运,项目建成后将具备800万千瓦输电能力,年最大送渝电量达36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50%;推动疆电(南疆)送电川渝、渝黔直流背靠背、川渝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顺利增补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
二是不断挖掘市内清洁能源开发潜力。持续优化电力供给结构,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顺利推进,2024年新增新能源装机160万千瓦,可再生电力供应能力不断提高: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建成奉节七曜山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开工巴南新玉500千伏变电站等送出工程,市内新能源消纳率保持100%。
三是全面启动实施全市绿色电力交易。相继印发《关于开展绿色电力省间外购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渝能源电〔2022〕77号)《关于启动市内绿电交易工作的通知》(渝能源电〔2023〕49号),明确启动全市省间外购绿电及市内绿电交易,为绿电交易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2024年,我市参与省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10.2亿千瓦时。2024年底,我市正式启动了2025年度市内绿色电力交易,推动市内12家新能源企业参与市场,截至目前,市内绿色电力累计成交电量8.3亿千瓦时。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接续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打造形成“多条特高压直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川陕鄂黔毗邻省份联网互通”的对外通道联网格局。同时,多措并举加大市内可再生能源资源挖潜,加大绿电交易政策宣贯力度,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二、关于提升产业端绿色化发展能力事项
一是持续提升行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紧抓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机遇,积极帮助企业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024年,我市铃耀汽车、鑫源汽车、睿蓝汽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企业成功获得国家“两新”政策支持。
二是推动行业分布式新能源发展。2024年全市各区县新建成投运分布式光伏项目120万千瓦,累计达到175万千瓦,在2024年迎峰度夏中顶峰出力超过80万千瓦左右(其中余电上网45万千瓦),每年可以为相关企业节约用电成本约4亿元。同时,我市先后出台《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渝府办发〔2024〕2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工作方案》(渝经信发〔2024〕86号),加快推动超充、车网互动、充储一体化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及推广应用。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设超充站1401座、超充桩2440个。2025年3月,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三是不断强化市内电网支撑保障能力。积极推动智能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拟针对性建设一批满足充电基础设施等新型主体接入项目,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电网“即插即用”能力。支持电网企业结合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分布式能源、车网互动管理,完善不同类型智能有序充电及双向充放换电设施新装变更、容量核定、电量计量、运行控制、安全防护等技术规范,优先实现10千伏及以上充换电设施资源的统一接入和管理,逐步覆盖低压配电网及关口表后的各类充换电设施资源。
下一步,一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项目策划,继续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支持,不断提升企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能力。二是加快推动长安汽车、赛力斯等整车企业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提升清洁能源应用占比。继续推进实施《行动计划》,完成两年建设2000座以上超充站的目标,持续优化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依托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以城市为主体完善规模化、可持续的车网互动政策机制,以V2G项目为主体探索技术先进、模式清晰、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以市场化机制引导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构建以超充为主体、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三是持续推动配电网规划与分布式光伏、储能、超充站布局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建设配套电力设施。依托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全面提高电网配电自动化率,切实保障电网安全。
三、关于积极探索低碳化碳足迹管理事项
一是积极探索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碳减排目标考核机制,目前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主要由商务部牵头应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立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原则,加紧研究制定全国统一标准和规则,着力构建乘用车、商用车能效水平、碳效水平和碳足迹核算方法学及数据库。二是加快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经济信息委已委托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加快构建“经济·工业绿效码平台”和“经济·工业能碳双控在线平台”等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工业绿效码已经成功上线测试,工业能碳双控平台预计于2025年底计划上线,届时将为我市汽车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落实国家有关部署,并结合自身发展定位、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碳减排目标考核机制,同时推动“经济·工业绿效码平台”和“经济·工业能碳双控在线平台”等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建成投用,赋能汽车行业发展。
此复函已经王志杰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5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