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4-00835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4〕317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4-2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5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曹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民族医药纳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打造具有世界辨识度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的建议》(第0158号)收悉。经与彭水自治县政府、市农业农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药监局、市科技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顶层设计上明确民族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方向的建议

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支持发展民族医药,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体系建设。一方面在组织保障上,重庆市中医管理局更名为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强化对全市中医中药协同发展的综合协调,提高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协调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先后出台《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重庆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政策文件,将民族医药纳入重点支持方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支持市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药材新品种选育、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特色中医诊疗技术研究等工作。下一步市级各相关部门将继续健全完善中药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成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市级领导小组,组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专家库,强化中药全产业链发展综合协调。

二、关于“夯实基础、招才引智,提升民族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民族药产业创新能力,我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完成全市中药资源普查。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部署,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对全市38个区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我市中药资源家底,对苗药在内的民族医药进行了评估梳理;二是进行相关标准研究,已收集民族药标本2000余份,选育出中药材新品种20余个,制定渝产中药材地方标准70余个,完成民族药标准研究10余项,完成中药种植技术的优化提升研究30余项;三是推动创新平台的建设,已建成“特色中药资源发掘与评价”“中药创新药物与健康干预等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24个;四是促进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建设中药领域传承创新团队4个,推动建立规范收集人用经验长效机制,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产能恢复,推动具有良好研究基础、较高临床价值及开发前景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名老中医经验方、医院协定方,向中药新药转化。下一步围绕全市民族医药创新能力建设,将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全市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特别是民族医药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优势单位创建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二是指导支持优势单位围绕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申报市级生物医药重大专项、人口健康重点专项,厘清我市三峡库区与武陵山区中药、苗药等民族药材种质资源分布,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特色临床诊疗技术提升、科学机理阐释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民族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

三、关于“开展民族医药创新体系的规划与布局,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建立”的建议

围绕民族药标准体系建立,我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按照《重庆市农业经济作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渝农发〔2021135号)关于中药材产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指导以彭水县为代表的区县利用自然优势、区域道地药材优势品种,重点培育了大黄、前胡、百部等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区域优势品种,选育药食同源、药食两用的优良品种,为彰显“九苗”魅力,发掘“三养”民族医药效益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市药监局累计发布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标准649个,同时推进中药材GAP政策落地实施,适时联合相关市级部门出台政策,推动中药材“优质优价”良性发展。下一步市级各相关部门将继续紧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结合彭水自治县等以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布局道地优势药材品种,以渝药创新生态链作为载体平台,调动研发、临床、生产端创新资源,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单位企业参与民族药研发,支持民族药药材、饮片和配方颗粒标准制定,推动民族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4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