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4-00811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4〕485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4-2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7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唐斌代表:

提出的《关于推动智能家居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建议(第0373号)收悉。经与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智能家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家居产品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前全球消费升级的重要着力点。经多年发展,我市已汇聚海尔、峰米、鹿享家等智能家居企业63家,主要涵盖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先进视听、智能安防、智能卫浴等领域,分布在江北、南岸、九龙坡等15个区县,落地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等一批技术服务及研发检测平台,初步构建起集研发、生产、品牌、检测、销售为一体的智能家居产业体系。2023年,我市智能家居集群实现营收708.52亿元,同比增长10.7%;研发费用11.37%,同比增长92.4%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顶层设计方面。

为深入贯彻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结合我市产业实际,我市印发了《重庆市智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大力实施产业链条协同、科技创新引领等六大行动,推动我市智能家居品牌化、定制化、创新化发展;到2027年,力争成为我国高水平特色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之一。同时,印发了《重庆市消费品工业平台培育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平台聚合资源,促进创意设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订单承接分拨、品牌培育孵化。正会同市家具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筹建以家具智能化为方向的智能家居公共服务平台,在以数字化整合供应链、绿色生产等方面服务行业发展。

(二)创新驱动方面。

一是出台研发政策。相继出台征集电子终端研发机构形成资源池、服务机器人整机NPI等研发创新类政策,鼓励智能家居企业在渝落地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投入、扩大研发布局。二是培育创新市场主体。贯彻落实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培育以峰米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三是建设研发创新平台。目前已落地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工信部电子五所超高清视频产业基础发展创新中心等一批技术服务及研发检测平台,同时引导鹿享家、峰米等龙头企业在渝布局研发中心。四是鼓励核心技术攻关。引导龙头企业联合重庆大学等高校开展智能家居核心技术攻关,在芯片和高端器件、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等重大和重点专项上予以倾斜支持。

(三)招商引育方面。

一是谋划产业图谱。梳理智能家居行业龙头企业目录,并制定产业图谱,梳理“卡脖子”问题,形成产业发展清单。二推进产业集聚。会同相关区县,组建智能家居招商专班,近年来,先后引进敏华家居、江山欧派、峰米、萤石科技、鹿享家等行业龙头企业,并依托头部企业招引配套企业,赴广州、深圳、福州等地拜访目标企业,推动江北海尔工业产业园、铜梁智能家居产业园、大渡口智能安防产业园等企业集聚;重点支持海尔、美的、玛格家居等重点企业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成立重庆聚宝教育装备创新研究院、重庆市惟精智能家居科学研究院支持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等。三是优化招商模式。以展招商,赴北京、南昌等地参加全球算力大会、世界VR产业大会等挖掘目标企业;以会招商,举办大中小融通、产业转移大会、供应链对接及川渝合作活动;精准招商,协调企业发榜揭榜、创投融资服务等实现精准招商

(四)人才建设方面。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持续抓好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支持制造业用人单位引进人才11735人,全年认定制造业高层次人才5名,审核入选“鸿雁计划”制造业人才376人。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向海尔、美的、福玛特等市内智能家居企业宣贯《重庆市制造业“百千万”人才培育行动方案(20222025年)》《2023年制造业人才工作要点》等相关市级及国家级人才引进政策;走访杭州海康机器人、北京石头科技等科技创新企业,解读“愉悦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等引才专项,助推招引行业顶尖人才来渝发展。二是助推校企合作。支持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信职业学院、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与传音、深科技、峰米、渝富集团等企业、融资机构协同合作,整合行业资源,打通产学研用全流程,优化人才生态。

(五)数字赋能方面。

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我市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工作,谋划提出“1361”数字重庆建设总体框架,其中将数字经济作为“6”大系统之一。围绕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2个核心场景,加快智能家居产业与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切实推动智能家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全要素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贯通,赋能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三、答复建议

唐斌代表指出我市智能家居产业分布分散、成本较高、研发人才稀缺,并针对性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支持、推进产业链整合、提高研发创新、人才奖励及加速物联网应用等建议,与我市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规划契合,对产业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经与相关协办单位沟通,结合下步工作,详细回复如下

(一)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统筹规划。

深入贯彻《重庆市智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充分发挥市区(县)两级共同推进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市级有关部门加强联动,强化资源统筹和集聚,鼓励出台如家电下乡类支持政策,推动全市形成政策和工作合力,促进智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挥政策引导,优化产业生态。

一是推动传统家具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推动产业集聚。指导江津工业园区筹划打造以家具制造为主的智能家居产业园,联动大足五金产业园、铜梁高新区小米生态产业园,融合软信产业“满天星”计划,优化硬件供应、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环节,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支持行业协会联合家居卖场和有关市场渠道方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着力培育一批企业“爆品”,抢抓机遇促进家具以旧换新。另一方面,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会同有关区县、行业协会和第三方专业机构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推动敏华家具、玛格家居、朗萨家私等行业重点家具企业转变为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结合行业和重点生产企业需求,联动科研机构、高校、软信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智能家居产品开发。

二是推动智能家居企业降本铸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产业基金引导作用,从关键技术研发、设备升级、节能环保等多维度为智能家居产业赋能。引导智能家居企业打造数字化车间,争创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未来工厂;开展2024年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征集工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通过“揭榜挂帅”形式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利用重庆高新院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行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向“市场化”,积极协调引入市场基金,构建“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三是推动智能家居生态优化完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将会有力拉动消费内需,刺激经济进一步增长。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家电下乡政策,已启动2024“爱尚重庆”绿色智能家电进乡镇、进街道、进社区以旧换新惠民促销活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满减打折等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为智能家居企业拓展了消费市场。同时,组织开展重庆消费品工业“爆品”培育遴选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申报和产品目录推广工作,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智博会等国际高端展会,参加“渝商美品”等推介活动,提升“重庆造”智能家居品牌知名度。推进家居企业与社区、物业、商家等共融共建,打造智能安防、全屋智能生态链、智慧家庭体验中心等应用场景。

(三)强化人才供给,打造内生动力。

招才引智方面,我市已有多项人才支持政策,包括“高层次人才计划”“鸿雁计划”“英才计划”等,奖励政策各不相同,包括安家补助、岗位津贴、个人所得税奖励等,入选的人才可以对应享受人才优惠政策。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将继续支持智能家居产业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优化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引才政策机制,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围绕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给予针对性的人才政策支持。推进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设,探索建立覆盖智能家居产业在内的企业软件人员增速为重点的专项资金奖补政策,加强智能家居产业软件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软实力。二是完善引才工作机制。搭建高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继续举办“重庆英才大会”,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帮助有需求的用人单位面向全球招揽包括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在内的高端人才。三是完善人才服务制度,加强市、区(县)两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对我市符合条件的业内企业家或在渝负责人纳入重庆市制造业优秀企业家培育名录库,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4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