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4-00793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4〕476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4-2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7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余景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671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市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为增强我市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再投资信心,支持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采取了系列举措: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重庆市工业企业以数字化为引领深化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23—2027年)》,系统部署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全市技术改造重点工作。二是开展全覆盖“扫街”摸排。按季度对辖区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技术改造需求和意愿全覆盖“扫街”摸排,编制形成五年滚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清单,目前已储备2024年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1513个,计划总投资17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0亿元。三是优化支持政策。出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再投资政策措施》(“技改9条”),近三年,累计安排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15.2亿元,靶向支持847个技术改造项目。四是搭建技术改造“线上+线下”服务支撑体系。线上:积极推动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应用建设,搭建工业技改服务商“超市”。线下:已建成南岸区、长寿区数字化赋能中心。持续开展入企诊断评估,2023年通过集中购买服务方式完成4000家企业诊断评估。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市经济信息委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关于“对技改和新投设备的企业按实际投资一定的比例予以奖励支持工作建议

为提高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撬动积极作用,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扩大再投资政策措施》,即技改九条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直接奖励补助,直接奖励补助方向主要为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项目以及技改专项贷(对实施技改企业项目贷款进行贴息和担保补助),最高奖励2000万元。两类专项补助政策侧重方向不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项目主要突出试点示范”“量小力度大原则,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示范效应;而技改专项贷主要突出普惠兜底扶持原则,力争更多覆盖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项目补助资金难以支持的其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为进一步突出技改专项贷普惠特点,目前市经济信息委正进一步迭代优化技改专项贷实施方案,后续申报兑现将更加便捷高效、覆盖面和支持力度也将大力提升,进一步发挥金融助力企业技术改造重要作用。

二、关于“对采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来降低企业生产及经营成本的,予以针对性地引导和技术及财政支持”工作建议

市经济信息委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结合积极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一是加快实施重点企业诊断评估行动,面上为企业技术改造赋能针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和技术支持方面,市经济信息委聚焦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每年摸排企业需求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诊断评估和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等专项行动,为企业技术改造转型把脉问诊、开出药方,引导企业明确技术改造方向、提升企业技术改造能力,现已构建起集咨询评估+实施优化+金融配套+后续评价为一体的闭环工作推进体系,助力提升全市工业企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将再开展1500家左右企业诊断评估。二是构建试点示范树立技改标杆,强化财政资金上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立足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部分方向的投资门槛、支持项目个数和支持金额比例进行了调整完善,着力减少小散现象,突出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

三、关于“协助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消费市场和运用场景予以有效支持”工作建议

市经济信息委大力支持企业创新成果应用,针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创新成果又尚未市场化形成收益等顾虑,为保持企业创新动力,我市作为国内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的试点城市之一,由市经济信息委牵头,通过保险公司设立险种,建立了由产品生产企业投保、政府财政予以补贴、用户企业承保的支持方式,提高用户企业对产品的购买和使用信心,帮助研发企业生产的创新型产品更好地投放市场。目前,市经济信息委每年牵头制定《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符合《目录》的产品可申请认定为首台(套)产品并申报后续政策支持,包括申请首台(套)保险补贴等。近年来,我市通过推动首台(套)装备在研发端和应用端两端协同发展,实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完成首台(套)装备0突破到1,再拓展到N的重要转变。

接下来,全市将紧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弃旧换新两新机遇,强化项目储备、政策宣贯,鼓励和支持全市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争取更多纳入国家支持大盘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4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