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4-00723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4〕589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6-11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7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郑立伟代表:

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制造业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建议》(第1277号)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科技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指导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文件”方面的工作举措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有关部署,“十四五期间,我市编制实施了《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等若干专项规划,经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各项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总体进展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召开以后,全市上下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陆续制定实施《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重庆市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等文件,系统谋划构建各领域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全面开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征程。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全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我们将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调查研究,大胆探索创新,坚持集思广益,扎实有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时,切实摸清各区县产业发展底数,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加强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的衔接,务求各规划在指导全市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时实用管用,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确保各区县在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等方面体现出各自特色和优势,促进各区县协同发展。

、关于“提高区县在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参与度和竞争力”方面的工作举措

我市建立起了重点项目五年储备、三年滚动、年度实施推进机制合川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暨工装模具产业园合川哈丁扩能项目璧山长安线控底盘及轻量化项目等在渝西地区推动实施的项目为我市制造业领域重点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强化重大项目牵引,进一步促进企业集聚、项目集合、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和创新集成,目前依托县域产业集群,我市联合成都市推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为全国首个入选的跨省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巴南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培育认定两江新区新型显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集成电路、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璧山区新能源汽车、长寿区先进结构材料、涪陵区高性能复合材料、大渡口区生物医学工程、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装备等8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打造县域特色“小集群助力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我们联动各区县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获批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共4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核心软件、人工智能等5个市级重大专项,以及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等8个市级重点专项,立项支持科技项目137项,布局解决关键技术问题311、“卡脖子技术问题60项,超级数智汽车平台SDA、硅光芯片三维/异构集成、3D造型微晶纳米电子玻璃、尼龙66、浮潜式海上风电平台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实现突破。扎实推进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落实“精简机构、压减平台、优化布局、招大引强的总体要求,统筹优化园区开发区产业布局。依托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合川高新区等全市16个高新区等载体,大力建设电子信息、汽摩制造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工业机器人、现代医药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联各区县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常态化开展项目调度,贯通推动招商项目生成落地、在建项目施工建设、完工项目投产达效和技改项目加快实施。紧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积极组织我市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相关专项资金。持续实施核心软件、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等5+8级重大(重点)专项,加快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战略性产品,整体推动原创性突破、应用性转化和规模化量产。科学编制市、区县园区开发区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各园区开发区产业布局,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备、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服务支撑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

、关于“市级统筹规划区县现有优势产业细分领域发展布局”方面的工作举措

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我们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摩托车、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16条标志性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了梳理,并按持续巩固、发展不足和尚处空白三类对各关键环节当前发展情况进行标注,形成了《重庆市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发展全景图》,系统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同时,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新星产业进一步向下打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细分成81个先进制造业细分产业参考选项,由各区县结合本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物流条件等综合因素,按照最小颗粒度原则,81个细分选项和《重庆市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发展全景图》关键环节中选择确定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细化明确各区县“2个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4个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编制形成《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以此作为政府资源配置和引导社会投资的重要依据,促进各区县分工协作、特色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进一步强化招商统筹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行重大项目提级管理、首报首谈,加强项目策划、储备、洽谈、签约、开工、投产、达产等全周期闭环管理,引进一批链长链主企业和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推动各区县发展壮大主导特色产业特别是针对渝西地区扎实推进《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各项重点任务,切实发挥其主战场作用,聚焦补短锻长、新兴前沿“两大重点方向,瞄准链长链主、中央企业“两类重点目标,策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采取务实举措推动项目精准落地到渝西地区各区,形成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工作格局,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5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