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4-00712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4〕475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4-2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155号提案答复的函

致公党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本土农机装备品牌的建议》(第0155号)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重庆农机装备产情况

重庆农机装备主要以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中小型农机为主,分为基本粮食作物机械、特色经济作物专用机械和特产养殖机械2023年,全市农机装备实现产值251.4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农林牧渔专用机械规上工业企业46家,完成产值59.1亿元,完成营业收入58.7亿元,实现利润5.3亿元,研发费用1.92亿元,同比增长22.9%具体产品方面: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44.9万台,同比增长17%,土壤耕整机械15.8万台,同比增长28.3%,小型拖拉机1164台,同比增长53.4%

我市农机产品门类齐全,全市农机装备合计270多个品种,1200多种型号,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近200项,其中147家企业675个产品型号纳入国家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目录。2023重庆农机装备实现本地销售8.5万台套,占比89.5%,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同时,我市被誉为中国微耕机之都,年产微耕机系列产品200万台套以上,约占全国微耕机产量的三分之二,近50%销往东欧、中欧以及东南亚和南美洲等海外主要农产地。国内市场78%的微耕机为重庆生产,销量前7位的企业均在重庆。

二、委员建议采纳及办理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产业特色优势市政府先后出台《重庆市加快丘陵山地特色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重庆市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部市合作协议,其中明确提出我市农机装备要突出丘陵山区特色优势,树立地方品牌形象,强化农机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动我市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农机优势品牌。鑫源农机成功创建农业农村部丘陵山区耕作机械重点实验室同时牵头国内10家农机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农机补短板项目,获得国拨资金5000万元威马农机建有重庆市丘陵山区耕整地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2023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我市农机装备首家上市企业。鑫源、威马、华世丹等农机企业已成为全国农机装备知名品牌,在国内丘陵山区农机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三)组织会展活动,扩大重庆农机影响。2023年,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全国农机行业三大协会在渝先后举办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高端峰会和2023中国(重庆)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展览会,赵春江院士等20余位专家学者宣讲最新研究成果,19个省市255家农机企业、科研机构参展,展出面积1.8万平方米,观展人数近2万人。同时,支持鑫源农机、威马农机、宗申农机等龙头企业积极参展全国农机装备展览会、中国国际农机装备展览会等农机装备知名展会,有效扩大重庆农机的品牌影响力。

(四)强化政策支持,助力农机品牌建设。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市知识产权局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建设商标品牌强市的意见》,按照《重庆市商标品牌奖励评审办法》,对重庆市10个驰名商标及地标商标品牌发放奖励资金400万元;二是加强金融支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面增效,2023年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18.98亿元,同比增长16.87%,新增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2亿元,引导发放商业贷款142.69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抓好典型场景宣传。目前我委正联合市农业农村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市农机装备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遴选活动,计划评选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后续将加大对农机装备典型应用场景的宣传推介力度,在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推动以典型场景示范应用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挥峰会展会影响。继续高标准高质量举办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高端峰会和2024中国(重庆)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展览会,邀请农机装备知名专家学者现场宣讲最新成果,推动国内外农机装备龙头企业来渝参展,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机装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组织市内农机企业参展全国农机装备知名展会,打响我市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特色品牌。

(三)优化政策支持方向。加强农机装备品牌权利人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农机装备品牌使用的指导积极引导广大农机品牌市场主体提高商标意识,扩大本土农机装备品牌数量对运用成效突出的本市农机装备品牌予以奖励。积极推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本土农机装备企业盘活商标无形资产。

(四)加强品牌保护力度。着力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保护体系,加强农机装备企业法律培训,提高企业法律意识,重视反侵权工作,推动企业主动维权继续开展“铁拳”“蓝天”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大查办假冒专利和商标侵权案件力度,做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为本土农业机械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4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