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4-00708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4〕492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5-11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662号提案答复的函

侯东德委员

提出的《关于统筹打造全市“投资数智地图”提升招引实效的建议》(第0662号)收悉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8月,市政府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强化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优化招商工作统筹机制、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招商保障等4个方面明确19条执行措施,推进招商模式转变,促进政策机制优化,突出招引链主链长企业,为全市招商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实施路径。2023年,全市全年签约招商项目2903个,正式合同额18571亿元。引进100亿元级项目23个、50亿元级项目46个、30亿元级项目78个、10亿元级项目329个。新开工招商项目2272个,近三年招商项目开工率64.5%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招商项目到位资金5149.7亿元同比增长9.2%

一、强化信息交流优化招商服务体系针对您提出的打造全市一盘棋的数智招商服务体系相关建议我委积极配合市商务开设“投资重庆网”,作为全市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投资重庆网集成“重庆概况、重庆优势、1+2+7+9招商平台、项目推介、重点产业、项目快讯、成渝双城经济圈、在线咨询、外籍天地”等特色版块,并设置“重庆招商政策包”获取窗口,一键即可申领“注册、土地、厂房、写字楼、仓库”等方面政策信息,在展示我市营商环境、对外宣传推介、招商引资讯息发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312月底,“投资重庆网”累计总浏览量已达59.23万次。

二、强化数据集成实施信息精准滴灌。针对您指出的“要持续实施目标投资者滴灌计划”相关建议市大数据发展局推动出台《重庆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通过数据共享和多跨协同进一步促进业务重塑和流程再造。依托全市政务数据共享系统和开放系统,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注册便利化,畅通政企数据双向流通机制。推进企业注册便利化,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在线化、一窗化办理。我委系统梳理市级层面招商投资领域既有奖励扶持政策,形成《2024年重庆招商投资促进政策汇编》,集成规划及引进政策、土地金融等要素支持政策、制造业支持政策、现代服务业支持政策、农业支持政策、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支持政策、外资政策等七个方面政策信息,定期更新发布各类产业政策。收集全市招商系统、境内外商协会、投资机构及银行机构人员信息,汇总形成全市招商网络手册,加快整合过去分散在各个部门、不同平台的零碎产业信息

三、强化项目策划促进政企无缝衔接。在帮助投资者“选板块”和“选产业”方面,发布《重庆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分散零碎的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项目化、清单化、场景化的形式集中呈现,让更多的产业机会可感知、可获得、可参与2024年重庆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主,囊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九个领域,筛选了160个带动作用明显、发展前景向好、前期条件成熟的项目,总投资5000亿元。机会清单具体展示“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及预期效益、项目优势”等12项内容,并公布项目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帮助企业与招商部门实现无缝对接。

四、强化数字化管理健全“招商投资一件事”架构在落实全天候智能化精准服务方面,建立由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等部门组成的招商引资一张图+招商投资一件事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各区县(开发区)经济信息、发展改革、商务部门积极动员本地区、本领域企业参与招商引资一张图+招商投资一件事机制落实,加快构建市区协同、多方协作的招商投资工作格局。在推进数智招商方面,为有力推进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强化项目从策划、在谈、签约、落地、开工、投达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市经济信息委正谋划制造业招商项目全流程管理系统,拟构建策划项目库、在谈项目库、签约项目库、投达产项目库等多个重点项目库,实现全市招商项目调度、督促、统审、考核等管理功能,构建靶向精准、结果导向的评价体系和工作体系。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招商统筹,提升招商格局高度。一是加强招商规划统筹。探索制定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2023年)》的政策措施,不断强化按照产业地图进行招商引资的自觉性,确保全市项目落地“一盘棋”。规范项目谋划洽谈、评估论证等环节,严把项目“入口关”,引导区县做好重点项目行业发展趋势、投资方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项目政策风险等方面研判,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贯彻“亩均论英雄”理念,算清招商项目的投入产出账、权利义务账、成本效益账。二是强化招商政策统筹。探索制定分行业的招商政策指导标准,出台招商政策指引,划定政策支持底线,设定项目投入产出平衡年限上限,在保护区县招商积极性的同时防止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努力提高项目产出、就业、税收总体水平。三是规范招商引资秩序。深入实施《重庆市招商引资项目首报首谈制度(试行)》,健全项目分流、调处机制。构建在谈重大招商项目库,对市级策划项目,根据全市产业地图布局或采取“揭榜挂帅”形式确立不超过2个承接区县,统一资源要素配置标准,既避免优质项目流失又防止区县恶性竞争。

(二)优化体制机制,拓宽招商体系幅度。一是建立重大项目提级管理机制实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管理,对重大展会签约项目、市领导关注或交办重大项目,以及投资额20亿元以上项目纳入市级招商项目库管理,市级层面牵头做好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全过程跟踪管理。二是健全项目生成机制围绕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紧扣16条标志性产业链中177项发展不足、122项尚处空白环节,加快策划一批产能扩张、填平补齐类项目。积极发动本地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开展项目策划,不断拓展策划项目来源管线三是强化专班招商机制分领域分层级组建“市领导+行业主管部门+招商部门+区县(园区平台)”联动的产业招商专班,发挥“33618”各产业集群工作专班(工作组)效用,强化“专班负责+专员推进”模式。四是强化招商项目调度机制加大市级资源要素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依托工业经济“抓项目、促质效”双周现场调度例会机制,每半月分片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打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从项目策划、洽谈、签约、开工、完工全建设周期数字化管理。

(三)创新招商模式,突出招商产业精度。一是强化平台招商。依托智博会、西洽会等重大展会平台及“知名浙商重庆行”等重大活动,针对性开展项目洽谈、对接交流,签约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充分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推介会西洽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等国家级区域协作平台。二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链长链主企业全面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企业,锁定潜在目标对象,争取落地一个项目、新增一批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三是强化资本招商发挥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优质招商项目落地。引进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和各类投资机构,引入风投创投人才和项目,增进资本投资活力。强化产科金服务平台作用,加强招商项目路演推介、产融对接服务,打通项目融资“最后一公里”。四是实施场景招商。依托数字重庆、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特色场景,着力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项目,不断扩大场景优势。探索“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让企业全面、准确、及时掌握重庆发展机遇。

(四)聚焦产业体系,加大产业生态浓度。靶向招引链长链主企业和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一对一”开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招商。聚焦制造业,特别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实施招大引强行动,吸引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速招引总部经济,力争落地一批企业总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瞄准欧洲、中东、新加坡、日韩、香港等重点地区,深入实施外资招商专项行动,争取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外资项目,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强化科创项目、领军人才招引,深入实施“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支持人才带项目、带资金。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4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