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成渝地区储能发展的建议》(第0052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能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我委会同四川省经信厅印发《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市科技局,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联合制定了两省市产业引导目录和产业地图,明确联合打造全球重要的能源电子产业基地等重要任务,包括全球重要的晶硅光伏产业基地、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一批典型示范应用场景等重点目标。我委会同市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做好成渝储能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成渝两地储能一体化发展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成渝储能资源要素整合,加速成渝地区储能产业发展。
二是构建储能数字化发展。我市高度重视储能数字化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文件,同时开展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工作,促进储能技术与节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配合我委,推进储能设施与算力中心、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创新融合应用,构建新型储能发展体系。
二、关于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积极推进储能项目建设。我市以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示范带动成渝地区储能产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42个,合计规模100万千瓦/203万千瓦时,特别是电网侧储能项目从无到有,建成投运6个、合计规模约84万千瓦/168万千瓦时,在增强全市电力保障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同时,有力促进了海辰储能、天齐锂业等储能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加快发展。我委起草了《重庆市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积极鼓励工商业用户和充换电设施建设用户侧储能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应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用户侧储能建设示范区县、园区和示范单位。根据全市电力保障形势和新能源发展需求,我委会同市能源局将继续推动一批集中式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促成项目开发业主与市内装备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为推动成渝储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我委起草了《重庆市虚拟电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聚焦用户侧储能和屋顶光伏、充换电设施、可调节负荷等可调资源,积极推进我市虚拟电厂建设,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我委配合市能源局,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开发建设与增强全市电力保障能力相结合、与巩固延伸全市储能装备产业集群产业链相结合、与促进新能源开发规模和消纳能力相结合,积极有序做好相关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将充分评估分时电价政策执行效果,进一步研究优化相关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并积极配合我委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三、关于构建协同创新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整体谋划。市科技局高度重视成渝地区储能技术创新发展,按照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系统理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方向技术创新图谱。举办开展先进储能材料“未来产业技术前瞻及重庆布局策略”系列圆桌会议,系统梳理我市乃至成渝地区新型储能技术卡点难点、创新资源布局,为成渝两地新型储能领域技术突破提供路线指引。我委配合市科技局充分整合成渝先进储能材料创新资源,建设成渝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创新联合体,推动成渝创新主体围绕储能材料、储能系统及其应用端在人才培养、技术标准、产业布局、技术储备、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
二是支持成渝两地在储能领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市科技局支持重庆绿色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大学共同承担“新能源汽车退役锂电池节能降碳绿色拆解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批科研项目;围绕储能重点方向布局重庆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鼓励我市企业联合四川科研单位共同揭榜。我委配合市科技局加快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新能源、先进材料重点专项,支持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牵头承担“高性能镁电池关键材料及技术开发应用”等重点项目,支持川渝两地科研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积极申报重庆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立足川渝能源禀赋,协同川渝两地的研发机构,联合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聚焦新型储能领域重点方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能源局等部门,研究支持成渝地区储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助推我市新能源及新型储能、能源电子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4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