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调味品产业的建议》(第0551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调味品产业是我市食品工业传统优势板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为第一召集人,副市长郑向东、江敦涛为召集人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下设火锅食材产业链指导部门,统筹推动包括调味品在内的火锅食材产业发展。据测算,2023年全市调味品产业链总产值超过450亿元,其中农业板块占比20.1%,初加工板块占比10.8%,精深加工板块占比69.1%。针对我市调味品产业现状和短板,有针对性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基地建设,加大本地原料供应
大力支持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85万亩,计划从2024年起,每年创建100个标准化种养基地,连续创建5年,共创建500个标准化种养基地。据调研了解,2023年全市调味品原料种植面积184万亩,产量(鲜)129.7万吨。其中,花椒种植面积135万亩,鲜花椒产量53.5万吨,核心产区为江津、酉阳、永川等;加工辣椒种植面积38万亩,鲜椒产量50万吨,核心产区为石柱、綦江、酉阳等;生姜种植面积11万亩,鲜姜产量26.2万吨,核心产区为荣昌、江津、永川等。
二、抓产业集聚,培育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加大企业培育。持续推进企业升规入统,建立拟升规企业名单,动态管理推动企业应统尽统。常态化开展运行调度,加强重大企业、重点项目监测和服务,加强要素保障。实施科技赋智、数字赋能、金融助力、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政府普惠服务提质、园区承载提升6项行动,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2022年、2023年市工业和信息化资金支持两群区县实施龙头企业培育项目14个、共2396万元,支持恒顺重庆调味品、农高宏霖食品2个企业实施工业投资项目650万元。二是布局特色基地。印发《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云阳、江津、合川、涪陵、綦江、永川、石柱、万州等8个区县纳入全市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布局指引。先后批准认定重庆市云阳小面产业园等5个市特色产业建设基地。会同各区县持续开展“四链融合”对接活动,通过“以大带小、以小托大”,形成协同、融合、顺畅、高效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助力产业集聚。
三、抓智能改造,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一是优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重庆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改专项贷”实施方案(2023—2027年)》《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庆市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金融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调味品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纳入支持范围,2023年安排12.7亿元兑现落实黄金“十条政策”。二是强化工作指导。2023年组织70余家食品企业在江津区召开现场智能制造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会;今年3月组织200余家重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召开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今年计划对100家以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公益诊断,帮助企业查找发展中短板。
四、抓研发创新,不断丰富产品品类
一是支持多元化产品开发。在市级科技计划专项中,先后支持“川渝菜肴食品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高品质牛油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青花椒高值化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突破与新功能产品创制”等重点项目共400余万元。二是推动营养健康化升级。立项支持“基于品质保证的川渝预制菜肴降盐减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重大项目150万元,针对川渝地区预制菜肴及复合调味料等存在高盐、高油等潜在不健康因素,利用大数据模型、靶向转肽等技术,实现川渝预制菜肴减盐、减盐、不减味。三是推动设计能力提升。先后举办两届国际消费品创新设计大赛,吸引全国30个省市累计超过5300件作品参赛。举办6期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培训(研修)班,累计培训人次超1000人。
五、抓品牌推广,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一是实施品牌集中推广。开展重庆特色消费品数字化品牌推广主题活动,助力100家重点食品企业品牌露出。携手中国电信上线“翼支付”新消费平台重庆消费品馆,推动40家余家特色食品品牌首批入驻。二是推动爆品打造。将农高宏霖等146个企业产品纳入《重庆市消费品工业“爆品”培育清单》,市工业和信息化资金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2023年品牌建设投入予以一定支持。三是组织参展参会。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15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暨食品博览会、四届中国(重庆)小面美食文化节。组织调味品加工企业参加市外国内各种展会,指导举办各类食品展、消费类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抢抓订单、提升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用好《重庆市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区县瞄准调味品产业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在龙头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全市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5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