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起点、高定位谋划重庆航空产业布局 全力打造全国航空产业制造基地的建议》(第0071号)收悉。经与市委金融办、市商务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航空产业现状
(一)产业基础。我市现有航空重点企业40家,投资超过300亿元,已形成了“研发+高端材料和部件+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整机制造+配套服务+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发展成效和态势走在全国前列。研发方面,以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上交重庆研究院、重交绿航院、重庆丰鸟无人机研究院、重庆空天推进院等研究院所为代表,主要研究成果有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新能源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敏捷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高超声速小型涡轮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等通航装备;高端材料和部件方面,以金世利、三耐科技、两航金属等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高温合金原材料、钛合金板材管材棒材、航空发动机高低压涡轮工作叶片、航空发动机机匣等产品;航空发动机方面,以宗申航发、隆鑫通航、重交绿航院等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两冲程和四冲程系列航空活塞发动机、高工重比轻型共轴航空活塞发动机等产品;无人机整机制造方面,以驼航、亿飞智联、国飞、重交绿航院等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重载运输、垂直起降固定翼、多旋翼、氢能长航时等无人机整机产品;配套服务方面,以华夏航空、重庆通航、启航培训等企业为代表,主要提供人员培训、通航装备维修等服务;卫星应用方面,以中国星网、两江卫通等企业为代表,主要开展卫星互联网运营服务。两江新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江津区、永川区作为重庆市通航领域重点区县,其通航产业协同发展配合度高,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各企业试验、测试飞行需求旺盛,有利于以常态化运行探索和建设通航装备物流运输领域应用试点。
(二)设施基础。在民航硬件设施领域,我市基本形成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万州、黔江、巫山、武隆支线机场为支撑,部分通用机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布局体系,江北国际机场被中国民航局定位为我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巫山、武隆民用机场建成投用,龙兴、大安、梁平机场投入运行,重庆新机场选址、万州机场改扩建工程、黔江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在软环境服务领域,龙兴飞行服务站作为B类服务站通过了民航符合性检查并实际运行,已具备为通航装备飞行提供飞行计划服务、气象服务、情报服务、告警服务、飞行支援、应急救援和其他相关支持的完整能力;在空域条件领域,重庆空域主要属于西部战区空军管辖,民航重庆管制区内,民航运输航空通常使用的空域范围占管制区约18%,主要集中在京昆、广兰大通道,拉萨、成都往返华东等航路航线,以及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离场航线。其余地区民航使用频率较低,根据现在重庆地区通航飞行特点,在与军方协调并许可的情况下,低空空域可利用的潜力较大,较为方便划设隔离空域开展应用试点运行。良好的设施基础条件可为我市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为推动重庆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于2014年发布《关于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意见》《重庆市通用机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重庆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5年发布《重庆飞行管制分区低空空域管理实施细则》,划设了2个监视空域、8个报告空域及8条低空目视航线,2016年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整机+零部件”垂直整合培育产业集群,合理规划建设无人机产业发展园区,打造一批无人机产业化基地,2019年重庆市交通局与西南民航局联合发布《重庆市飞行服务站布局规划》,对作为通航重要支撑体系的飞行服务站明确了任务和发展规划,2022年,《重庆市民航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基本航空运输服务普惠性更加凸显,航空运输规模显著提升。
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委成立了分管领导涂兴永任组长,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案办理工作小组,制定办理工作方案,明确提案办理的进度、措施、责任等。办理期间,委领导多次过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要求充分认识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协助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
(二)加强沟通,了解办理要求。市经济信息委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积极主动与您沟通,认真听取您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意见,准确、全面把握提案的背景、办理要求等,为办好提案、提升工作奠定基础。
(三)协作配合,推动提案办理。办理过程中,市经济信息委加强与协办单位的协作,形成办理合力。市商务委、市委金融办等单位均提出各自的协办意见,为我委研究办理提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
三、提案落实情况
针对您提出的高起点、高定位谋划重庆航空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全国航空产业制造基地的相关提案,我委和市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已在相关工作中采纳您的提案,并采取系统性措施推动重庆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全力配合市交通局邀请投资方、物流企业等来渝对接,进一步摸清项目需求等情况,总结梳理组建国际航空产业合作研究院的必要性。二是对接重庆机场集团,研究讨论项目落地的可行性、合规性,指导江北国际机场规划了66.3公顷机务维修用地,目前,江北国际机场正在建设2万平方米的机库大厅和附属楼,机库大厅按照1宽、1窄机位设计,可满足宽体机的相关维修作业需求。
(二)发挥资金支持作用。一是发挥国有基金引领作用。我市在2023年组建总规模2000亿元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群,围绕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针对直接应用于航空产业链的集成电路、先进合金、合成材料、软件、储能等领域进行投资孵化。二是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关于激励私募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通知》规定,对于投资或引入我市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型企业,按照投资金额1%给予管理公司奖励。目前针对投资丰鸟无人机、宗申航发、新承航锐的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给予193.4万元的投资奖励,撬动近2亿元社会资本参与我市航空产业发展。
(三)完善航空物流服务体系。一是商务、海关、口岸物流等部门优化监管服务,推出跨境电商“全货机+包机+客改货+客机腹舱”多元航空物流监管方案,提高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运作效率。二是打通跨境电商商品空运出口技术堵点,完成首票陆空联运出口跨境电商货物。三是打造专业高效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网络。
四、下一步措施
(一)进一步开展项目合理化论证。去年10月,巴以军事冲突以来,国际局势持续变化,恐将对以色列IAI项目落地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在相关产业项目推进中将保留适当余度。当前,随着国际客运市场的恢复,国际客运航班迅速增加,宽体客机腹仓载货能力大幅提升,对波音777等大型全货运飞机市场需求增大,下一步将加强论证,保持合理市场预期。
(二)成立重庆国际航空产业合作专项基金。支持母基金与渝中区政府合作成立重庆国际航空产业合作专项基金,积极引导有实力、有相关产业背景的民营投资机构、产业集团共同出资发起设立。加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政策宣传,为投资我市航空领域项目的外资基金落地提供一对一服务。围绕国际航空产业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全球标杆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
(三)持续推进航空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协调配合有关方面优先给予基地公司更多航班时刻和相关政策支持,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有效提高基地公司市场份额;协助配合有关方面优化拓展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航空服务功能,加大对航空客货运输、机务维修、航食配餐等重点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质龙头企业进驻;推动发展跨境电商、临空制造、航空维修等适航产业,提升航空产业发展水平,为航空货运提供稳定充足的货源支撑。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5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