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4-00614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4〕602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7-26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6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申静代表:

提出的《关于推动33618”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的建议》(第0669号)收悉。经与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6月,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部署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经过一年的努力,集群建设破题起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渝北新工厂、赛力斯超级工厂等重大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全市整车产能加速向新能源汽车切换;落地开工线控底盘、驱动电机等关键配套环节项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56类关键总成均已实现本地化生产。1—6月,全市汽车产量达121.4万辆,增长15.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9.1万辆,增长147.7%,高于全国117.6个百分点;汽车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29.7%34.9%。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优势地位持续巩固,1—6月,全市笔记本电脑产量达3422.6万台正积极对接布局氧化稼等第四代化合物半导体,加快推动MLED显示器件项目拓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新增长点。先进材料方面,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全球最大单体氨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己二酸出口基地;航空风挡玻璃、微晶纳米电子玻璃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全球领先;西南铝产能提升等一批投资大、产出高的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轻合金、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三大优势领域加速补链成群。构建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在3大支柱产业集群、6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18个“新星”产业集群领域均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通过集群建设带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国第5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针对提出的建议,市经济信息委会同市级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的工作举措

全力以赴抓招商谋项目,一直是我们以增量求突破、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关键的一招。按照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大局出发,把原市招商投资局的招商统筹、制造业招商、园区招商职能划入市经济信息委,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职能划入市发展改革委,把外资外贸和现代服务业招商职能划入市商务委,进一步理顺全市招商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招商工作实效。今年来,我们系统梳理市级层面招商投资既有政策,形成《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政策汇编》,制发《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若干措施》,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区域投资环境。涪陵年产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丰都玻璃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有力支撑我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1—6月,全市招商成效显著,新签约招商项目1342个,其中制造业类占比46.1%。项目到位资金2501亿元、同比增长18.9%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全力抓项目抓招商,千方百计招引大项目,着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投资放量一是强化平台招商。依托西洽会等重大展会平台及“知名浙商重庆行”等重大活动,针对性开展项目洽谈、对接交流,签约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充分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推介会、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鲁渝协作等国家级或区域协作平台,面向协作地区、对口支援省市招商。二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链长链主企业全面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企业,锁定潜在目标对象,争取落地一个项目、新增一批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依托链主企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三是强化资本招商。发挥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优质招商项目落地。引进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和各类投资机构,引入风投创投人才和项目,增进资本投资活力。强化产科金服务平台作用,加强招商项目路演推介、产融对接服务。四是强化场景招商。依托数字重庆、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特色场景,着力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项目。支持企业牵头构建社会民生、城市空间、产业升级等各领域应用场景。五是扎实推进央地产业合作,组织开展央地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加快推动央地重点合作项目落地。

、关于“加强顶层规划,科学进行产业布局”方面的工作举措

去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贯通、优质企业集聚培育、全面数字化转型、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启新时代制造强市建设新征程。同时,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我们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摩托车、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16条标志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梳理,绘制《重庆市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发展全景图》,系统开展强链、补链、延链。细化明确各区县“2个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4个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编制形成《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以此作为政府资源配置和引导社会投资的重要依据。今年来,我们通过引导各区县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加强项目策划和县域小集群培育,促进各区县分工协作、特色发展。完善《重庆市招商项目首谈报备及恶性竞争调处机制》,构建在谈重大招商项目库,进一步规范招商秩序印发《关于市区(县)两级协同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暨“四链融合”巡回对接活动的通知》,累计开展综合性对接活动9场、行业性和区域性对接活动40余场,参与企业300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600余项。优化“渝企零距离”平台功能,累计入驻供需主体5600余家,发布需求清单2200余项、供给清单8300余项,促成线上合作770项。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推动《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等政策文件落实落地,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区位相近、产业相关的区县以产业链为纽带深化分工协作,合力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暨“四链融合”巡回对接活动,用好“渝企零距离”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信息平台“线上+线下”推动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实施好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计划,鼓励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协作生态。

、关于“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方面的工作举措

今年来,我们制定印发了《重庆市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改革工作方案》《重庆市制造业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鲲鹏”行动计划》等文件,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出台《重庆市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管理办法》,健全优质企业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构建起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遴选10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余家“小巨人”企业、200余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重点培育企业库,实行清单化管理、重点培育指导。全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804家,累计6024家;新增科技型企业5693家、累计64217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81家,累计50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286家。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统筹用好工业、科技、商务、中小企业发展等重点专项资金,迭代升级财政政策措施,更加精准有力支持优质市场主体培育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支持企业扩大在渝投资,鼓励企业有效对接和利用全球资源,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等方式沿产业链上下游加强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加快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改革,精准选种、系统育苗,做大创新型中小企业“基础力量”,做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坚力量”,做优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上市企业“引领力量”,形成一批支撑制造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后备队伍。

、关于“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举措

我市正深入实施《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咨询诊断和能力成熟度评估、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供给能力提升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八大行动,今年来推动实施了数字化改造项目(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新模式示范项目)258个,总投资84.3亿元,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8.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8%。谋划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立未来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和分级示范体系,引导企业科学规划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全方位纵深推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场景。引导区县(园区)、链主企业、第三方平台建设贯通融合政府—行业—企业数据、重塑行业产业链组织形态和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行业产业大脑,推动政府精准决策、产业精细治理。引导企业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三级梯次培育路径实施数字化转型,着力建设“AI领航、链网平台、超级无界”3类未来工厂。二是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实施重点企业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回头看”行动和规上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估行动,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实施国有企业“智改数转”引领示范,打造一批技术实力强、业务模式优、管理理念新、质量效益高的标杆示范。依托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建立“小快轻准”产品资源池,遴选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推动中小企业快速“触网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中小企业按照自身产业链接入“链网平台”体系,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

、关于“提升重庆制造业领域标准‘话语权’”方面的工作举措

我们通过实施重庆制造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不断提升重庆制造核心竞争力。一是切实发挥市场标准强质量作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批准发布汽车领域地方标准12项。支持《涪陵榨菜》国际标准制定,指导长安汽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单位,加强汽车、物联网、检验检测等领域国际、国家标准制定,在汽车、镁合金、未来网络等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5项,助力“重庆造”标准国际化,提升重庆标准“话语权”。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提升行动,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质量诊断、质量攻关和卓越绩效自我评价。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90.6、首次突破90大关、进入“竞争力很强”梯队。二是加快提升重庆品牌影响力。组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渝派电梯、重庆小面等具有重庆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赛力斯、峰米、金龙铜管、智飞生物、三峰环境等五十余家制造业品牌企业参加中国品牌博览会,依托“中国品牌日”活动平台大力宣传我市制造业品牌。问界、阿维塔等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持续热销,重庆小面、重庆火锅、重庆烤鱼、涪陵榨菜等区域品牌加速涌现,全市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9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持续提升标准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中试验证、标准研制和产品开发,推进先进技术和产品向标准转化。推动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标准,系统推进质量强链强企强县,支持将质量标杆企业、“链主”企业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质量技术资源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沿产业链明确质量指标与要求,促进研发平台、应用场景、信息资源等共建共享。推动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等国家级质量荣誉,开展第九届重庆市市长质量评选工作,选树一批精益求精、质量卓越的质量强企。推动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提高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综合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与消费行为相适应的大众品牌、优质品牌和高端品牌。

此答复函已经王志杰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7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