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助推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建议》(第0265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招商投资局、两江新区管委会、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航空产业现状
(一)产业基础。我市现有航空重点企业40家,投资超过300亿元,已形成了“研发+高端材料和部件+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整机制造+配套服务+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发展成效和态势走在全国前列。研发方面,以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上交重庆研究院、重交绿航院、重庆丰鸟无人机研究院、重庆空天推进院等研究院所为代表,主要研究成果有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新能源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敏捷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高超声速小型涡轮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等通航装备;高端材料和部件方面,以金世利、三耐科技、两航金属等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高温合金原材料、钛合金板材管材棒材、航空发动机高低压涡轮工作叶片、航空发动机机匣等产品;航空发动机方面,以宗申航发、隆鑫通航、重交绿航院等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两冲程和四冲程系列航空活塞发动机、高工重比轻型共轴航空活塞发动机等产品;无人机整机制造方面,以驼航、亿飞智联、国飞、重交绿航院等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重载运输、垂直起降固定翼、多旋翼、氢能长航时等无人机整机产品;配套服务方面,以华夏航空、重庆通航、启航培训等企业为代表,主要提供人员培训、通航装备维修等服务;卫星应用方面,以中国星网、两江卫通等企业为代表,主要开展卫星互联网运营服务。两江新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江津区、永川区作为重庆市通航领域重点区县,其通航产业协同发展配合度高,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各企业试验、测试飞行需求旺盛,有利于以常态化运行探索和建设通航装备物流运输领域应用试点。
(二)设施基础。在民航硬件设施领域,我市基本形成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万州、黔江、巫山、武隆支线机场为支撑,部分通用机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布局体系,江北国际机场被中国民航局定位为我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巫山、武隆民用机场建成投用,龙兴、大安、梁平机场投入运行,重庆新机场选址、万州机场改扩建工程、黔江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在软环境服务领域,龙兴飞行服务站作为B类服务站通过了民航符合性检查并实际运行,已具备为通航装备飞行提供飞行计划服务、气象服务、情报服务、告警服务、飞行支援、应急救援和其他相关支持的完整能力;在空域条件领域,重庆空域主要属于西部战区空军管辖,民航重庆管制区内,民航运输航空通常使用的空域范围占管制区约18%,主要集中在京昆、广兰大通道,拉萨、成都往返华东等航路航线,以及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离场航线。其余地区民航使用频率较低,根据现在重庆地区通航飞行特点,在与军方协调并许可的情况下,低空空域可利用的潜力较大,较为方便划设隔离空域开展应用试点运行。
(三)政策支持。为推动重庆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于2014年发布《关于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意见》《重庆市通用机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重庆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5年发布《重庆飞行管制分区低空空域管理实施细则》,划设了2个监视空域、8个报告空域及8条低空目视航线,2016年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整机+零部件”垂直整合培育产业集群,合理规划建设无人机产业发展园区,打造一批无人机产业化基地,2019年市交通局与西南民航局联合发布《重庆市飞行服务站布局规划》,对作为通航重要支撑体系的飞行服务站明确了任务和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在通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2012年重庆成为国家空管委批复的西部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2016年重庆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全国唯一的通航全产业链试点省市,2017年再次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第一批打造的26个通航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2022年重庆两江新区被中国民用航空局列入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开局“十四五”,为擘画民航发展新蓝图,重庆市印发《重庆市民航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基本航空运输服务普惠性更加凸显,航空运输规模显著提升。
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接到该提案办理任务后,我委高度重视,把提案办理当成是推动工作的有利契机,在工作中办理提案,在办理提案中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委成立了分管领导涂兴永任组长,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案办理工作小组,制定办理工作方案,明确提案办理的进度、措施、责任等。办理期间,委领导多次过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要求充分认识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协助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
(二)加强沟通,了解办理要求。市经济信息委通过电话沟通、座谈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与您沟通,认真听取您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意见,准确、全面把握提案的背景、办理要求等,为办好提案、提升工作奠定基础。
(三)协作配合,推动提案办理。办理过程中,市经济信息委加强与协办单位的协作,形成办理合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招商投资局、两江新区管委会、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均提出各自的协办意见,为我委研究办理提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
三、提案落实情况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助推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相关建议,我委和市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已在相关工作中采纳您的建议,并采取系统性措施推动重庆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在大飞机产业链涉及的相关技术领域,近三年来组织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三航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航空航天新材料研发,共支持项目7项,支持经费680万元。
(二)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组建航空活塞发动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航空铝合金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企业)、重庆市通用航空轻型飞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引进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
(三)参与大飞机产品研制。我市多家企业参与大飞机产业链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西南铝作为国内首家取得国产大飞机用铝材合格供应商资质的企业,为其提供了超过50%以上的铝材材料;再升科技研制的“飞机棉”通过中国商飞审核,并交付中国商飞用到首架C919大型客机上;重庆钢研公司为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了发动机用扁平型矩形钢管,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
四、下一步措施
(一)培育壮大航空装备产业集群。围绕无人机整机、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配套服务、卫星应用、通航运营等重点领域,实施通航产业链补链强链工程,通过培育丰鸟、驼航、亿飞智联、宗申航发、金士利等通航龙头企业、聚焦通航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等方式,提升通航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分工合作高效的通航装备制造业集群。
(二)加强航空装备新产品研制。依托丰鸟、驼航、亿飞智联、宗申航发、金世利等通航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开展700公斤—5吨级支线物流及综合应用无人机、20~500公斤末端物流及综合侦察复合翼无人机、500公斤—1.5吨级重载物流无人直升机、100—400千瓦航空活塞发动机、涡轴、涡桨发动机产品、高端叶片加工、高端有色金属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制造,支持通航装备新产品进入首台(套)目录并参与首台(套)认定评审,促进优势产品市场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三)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立足两江协同创新区,支持推动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上交重庆研发中心、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重交绿航院、空天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研发平台整合航空资源,赋能航空产业发展。整合市内院校资源,促进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与通航装备龙头企业的合作。支持通航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丰鸟研究院、宗申航发研究院、驼航研究院等企业类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推进产业创新、技术研发、人才培育和成果转化,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产品支撑。
(四)争取重大项目落地。通过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对接沟通,落实部市合作协议,鼓励西南铝、三耐科技、金世利等材料研制企业积极申报首批次材料相关政策,鼓励重交绿航院、驼航科技、亿飞智联等有人、无人机研制企业积极申报飞机专项,鼓励宗申航发等活塞航空发动机研制企业申报两机专项政策。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5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