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长寿经开区打造世界一流园区的建议》(第0501号)收悉。经与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 、市发展改革委、长寿区政府 、市能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长寿经开区“打造世界一流园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战略发展定位纳入到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范围,在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的问题。
(一)积极做好长寿区产业用地空间保障。2021年,市经济信息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市级相关部门指导长寿经开区和长寿高新区开展园区国土空间范围清理,清理结果经呈报市政府批准后,长寿经开区新增管辖面积42.11平方公里,长寿高新区新增规划面积14.39平方公里。今年,牵头协调市级相关部门着力推进长寿经开区规划建设范围拓展,最终报请市政府批复长寿经开区新增管辖面积2.81平方公里,进一步保障了长寿经开区产业发展空间。
(二)大力支持长寿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分别依托川维化工、奕翔化工、巴斯夫和华峰化工培育高端聚烯烃产业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业链、聚氨酯产业链已经被作为合成材料产业链的代表,纳入了全市重点发展的33条产业链;此外,将“支持涪陵区—长寿区围绕优势合成材料产业链,不断延链强链补链;支持南川区—涪陵区—长寿区—潼南区等深入挖掘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利用价值,壮大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等内容,写入了《重庆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新能源材料和以硅基气凝胶为重点的气凝胶材料也纳入了《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战略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方面大力支持长寿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
二、支持长寿经开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授予更灵活高效自主的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
(一)持续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市委组织部牵头,以“四个注重”加强开发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注重理顺管理体制,会同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等单位,对我市开发区管理体制及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优化完善建议方案,对包括长寿经开区在内的市级和区县开发区管理机构进行统一规范,切实做好机构编制保障。二是注重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常态化对长寿经开区班子开展回访调研,近三年来结合区县换届等为长寿经开区班子选配5名专业型干部,从长寿经开区交流使用3名市管干部。三是注重加强干部培养历练,着眼持续增强经开区干部实战化能力,注重调训干部参加开放型经济、城市提升、科技创新等市级专题培训,指导长寿区和经开区办好各类专题班,不断增强经开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四是注重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激励干部充分展现才干、大力创新创业的十条措施》等政策,从干部选任、干部交流、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容错纠错等方面完善措施,激励长寿经开区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解决开发区管理机构行政主体资格问题,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于2021年启动了《重庆市开发区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旨在为开发区授权放权、改革创新提供法制保障,目前已纳入2023年市人大立法计划预备项目。长寿区积极推进长寿经开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长寿经开区行政权力配置优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分三步构建与开发区营商环境相匹配的行政权力保障形式。目前已经完成长寿区区级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首席代表对开发区市场准入、项目建设、重点监管等方面的审批服务和指导作用,目前入驻首席代表27人。
(二)关于设立独立的一级财政的相关建议。为支持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开发区的财政管理体制,目前仅有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有独立的财政管理机构,长寿经开区等其他开发区都未设立财政管理机构。202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中央改革精神,市财政局将会同发展改革、商务、科技等部门,加强实地调研,充分考虑开发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研究完善包含国家级经开区在内的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及财税支持政策,支持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三、将长寿经开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中的主导产业链纳入重点培育和发展对象的问题。
(一)加大链主企业扶持。长寿区的川维化工、重钢集团、巴斯夫聚氨酯、奕翔化工4家企业是我市制造业领军或“链主”企业。我市的工业和信息化重点资金向领军和“链主”企业倾斜,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渝经信发〔2023〕5号)领军和“链主”企业在申报市经济信息委的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时,项目申报数量不受限制(一般企业原则上不超过2个),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一企一专员”工作制度对领军和链主企业进行帮扶。
(二)支持长寿区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荐长寿区的一批重点项目进入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并加大推进和支持力度。长寿新能源材料及循环经济项目(实际就是佰瑞德磷能新材料)等11个工业类项目纳入了全市2023年市级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名单;巴斯夫MDI提升项目、三房巷BDO一体化项目列入2023年市级重点前期规划研究项目。
(三)支持长寿经开区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支持长寿经开区和四川毗邻开发区共建千亿级天然气就地高效转化利用的新基地。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有20个园区获批,我市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入选。市经济信息委大力支持重庆长寿经开区与自贡沿滩区以共建千亿级天然气就地高效转化利用的新基地,将其作为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候选,加大指导力度。3月底,市经济信息委联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公告》,长寿经开区已获批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四)多渠道增强用气保障。市能源局牵头正在加快推进川气东送二线长寿支线等项目建设,增加长寿区域供气来源;大力推进输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对第三方公开平台开放;支持上游企业与用户直接签订供气协议,减少燃气企业转供等中间环节,降低终端用能成本,为长寿经开区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创造更好的条件。
下一步,市委组织部将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厅字〔2023〕6号)文件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长寿经开区管理体制及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加快推进《重庆市开发区管理条例》立法相关工作。长寿区将积极争取市级有关行政权力下放到开发区,建立开发区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专门机构和服务窗口,实现“开发区的事在开发区办”,提升开发区行政环境形象。市经济信息委等相关部门将继续支持长寿经开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持续推进川气东送二线长寿支线、黄草峡储气库建设,协调黄草峡储气库工作气量保障长寿经开区调峰用气;加强市区联动,在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5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