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830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535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5-18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73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黄德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新能源摩托车为引领带动全市摩托车产业振兴的建议》(第0732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招商投资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摩托车产业现状

重庆摩托车之都之称上世纪九十年代,依托老工业基地优势,重庆抓住国内摩托车需求井喷机遇,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基地。现如今,摩托制造业早已是重庆工业制造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全市现有摩托车整车制造企业39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410家,已形成了年产1000万辆整车和2000万台发动机的综合生产能力,具备发动机、离合器、车架、减震器、转向、轮毂、轮胎、仪表等各大总成完备的配套能力。2022年,全市生产摩托车444万辆,同比增长1.7%,全国占比20.9%,实现产值820亿元,同比降低3.4%主要原因为电动摩托车企业的投产弥补了摩托车产业因疫情引起的产量下滑,但电动摩托车相对传统摩托车较低的售价导致产值同比降低。

二、加大市级层面的统筹力度

近期,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根据2023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我委多次召开摩托车行业企业交流座谈会,对我市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剖析发展现状,找准主要问题症结,研究提出政策举措

市科技局大力支持新能源摩托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工作。一是强化技术创新顶层设计,编制《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科技进步路线图》,针对新能源摩托车凝练变档高速电机、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重点方向 5个,梳理我市新能源摩托车领域创新资源布局。二是持续推动核心技术攻关。近五年,围绕高性能电机、高精度轴承、控制器、高强度轻量化车架等高端新能源摩托车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等我市摩托车产业优势企业及科研院所,布局实施高端摩托车研发及产业化”“60A80A电动摩托车控制”“低摩擦、高精度摩托车轴承研发项目等技术创新器的研发与应用发展专项项目17项,投入市级财政经费410万元。

市招商投资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规划已明确提出,紧抓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带来的摩托车转型机遇,积极布局电动摩托车整车生产制造为招商引资重点方向之一协同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关键配套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大力提升产业能级,持续强链补链,更好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力军作用,努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市级部门联动,加快研究出台电动摩托车产业支持政策,支持摩托车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特色产业集群。

三、优化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布局。

市摩托车主要产品为小排量跨骑车和弯梁车(250毫升及以下),占全市摩托车产销量的比例超过90%消费需求多元化、电动车和低速四轮车冲击市场、国内众多城市禁限摩等因素影响最大的市场领域。我市虽已在铜梁、永川、大足引进了爱玛、雅迪、台铃等电摩头部企业但本地生产基地上量达产进度迟缓,供应商集中在沿海区域其本地化率不足40%,物流费大幅增长抑制了产能的提升电摩产能较低中大排量产品未进入一流队伍等问题,是我市摩托车产业在行业发展较快的主流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指导摩托车企业调整战略定位,依托铜梁、永川、大足源摩托车产业聚集廊带,助推我市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爱玛、雅迪、台铃等电摩头部企业加大自主培育和引进发展力度,加快推进我市高品质覆盖件、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和电动摩托车电机、电池及电控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发展,力争2025年具备较强的自主配套能力,形成电动摩托车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是支持摩托车企业加速向出口型转型发展,形成合力冲击海外市场。鼓励企业建设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服务体系,积极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扩大我市摩托车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重振重庆摩托市场形象,继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是支持重点企业加速向产业高端领域进军,结合各自基础优势,瞄准大排量摩托车、全地形车、越野车、雪地车、边三轮、沙滩车、滑板车等细分产品市场,加强针对性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突出产品技术及质量特色,提升相应产品和品牌在细分市场的知名度及美誉度。

四、打造新能源摩托车核心示范区

提案提出将大足高新区作为渝西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我们认真研究,支持大足高新区打造成为西部最大、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摩托车生产基地。市自然规划局在大足高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中布局足够的工业用地,为工业的发展提供用地空间保障;市招商投资促进局积极布局电动摩托车整车生产制造为招商引资重点方向之一,承接中心城区摩托车业外溢;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全市摩托车产业专利数据库,帮助企业了解摩托车技术最新发展,开展摩托车产业专利导航研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振兴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建议》梳理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明确产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创新提升行动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会同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招商投资局等部门大力支持大足高新区新能源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合理进行用地布局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办理用地、规划相关审批手续过程中做好支持配合、高效服务。

二是开展摩托车产业关键技术指标查询和数据的比对分析,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增强标准创新能力。推进建立摩托车行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进一步完善摩托车出口主要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信息平台功能和动态数据库,以先进的标准引领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是对新能源摩托车企业申报 CNAS 实验室认可给予指导,在重庆市检验检测专项规划时统筹考虑渝西地区区域检测中心布局。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5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