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054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招商投资局、市金融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发展工作,2022年,市政府出台《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召开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工作会,聚力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7家,累计255家,新增数量为前几年总数的1.2倍;企业总数全国排名第15,上升2位,西部排名第2;全国城市排名第5,仅次于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宁波市。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成效纳入区县(开发区)实绩考核和督查激励重要内容,对成效显著的区县和开发区,在专项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调整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和支持方式,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更加聚焦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重点支持,2022年,给予2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1.07亿元直接资金奖励,在技术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产业链培育提升、首台套装备开发应用、标准修订等方面支持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个项目1.39亿元资金。同时,推动区县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一企一策一人”全覆盖,帮助解决用地、用电、用工、配套等实际困难。
(二)加力招商和产业集聚。
进一步统筹招商投资工作,专班推进重点产业招商,依托重庆市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专班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招商专班,瞄准行业骨干企业、“腰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开展精准招商,策划引进一批“小而美”项目。建设全市产科金服务平台,持续导入整合优质资源,完善平台项目库、资金库、专家库,推动“产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服务赋能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市级层面每年给予10个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器资金奖励,支持两江新区建设金泰产业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互联网园、大地企业公园、天海星-两江数码工坊等专精特新产业园。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支持九龙坡区、涪陵区、璧山区、永川区、大足区分别在铝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计算机输入设备等产业领域成功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三)强化科技和人才赋能。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会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实施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8.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7个百分点,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35个,博士后工作站42个,37“小巨人”家企业近2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深化“一链一网一平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融通发展,累计推动11.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累计实施5578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734个数字化车间、127个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的生产效率提升58.9%。深入落实“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塔尖”“塔基”等人才政策,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才、育才提供强力保障,全市累计发放英才服务卡1.2万张,2022年,引进人才6.3万人,同比增长6.8%;新招博士后1066人,同比增长5%,出站留渝比例超88%,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开展研究占比达89%。
(四)落实精准高效服务。
建立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信息库,每年遴选一批重点培育企业,实行清单管理,“一企一人”为企业找弱项、补短板。通过“企业吹哨.部门报道”专项行动、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等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专精特新服务专区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9500余家(次)。出台《重庆市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做好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826亿元,同比增长289.31%。充分发挥“渝企金服”平台作用,设立专精特新融资服务专区,推动商业银行在信用贷、债券融资、知识产权抵质押贷等方面量身定制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上线10项专属金融产品。推动建立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引导政府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机构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工业企业上市培育库,将有上市计划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培育库辅导服务,2022年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辅导活动20余场,服务企业400余家,推动望变电气、瑜欣电子、紫建电子、山外山4家“小巨人”企业成功上市,累计推动19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吸纳深化相关建议,继续在政策支撑、招商引资、创新驱动、精准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出新举措,持续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
出台《重庆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聚焦“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等六个关键环节,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围绕我市“2+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方向和33条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进一步丰富完善企业梯度培育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精准培育和辅导。用好用活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及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政策支持力度。
(二)加强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
统筹各区县(开发区)开展常态化驻外招商,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片区,构建覆盖全国的驻外招商网络,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优质企业和项目的招引力度。继续支持楼宇、基地等孵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器资金奖励。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一批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推动成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优质发展空间。
(三)继续加大创新和人才支持。
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强化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科技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推动企业纳入重庆英才计划并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积极推荐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深化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统筹举办“院士专家重庆行”“博士渝行周”等专项活动。
(四)持续提供高效精准服务。
扎实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推动落实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专家联系区县和专精特新企业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专家服务区县行”活动,重点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把脉问诊”。不断强化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力度,持续跟进上市培育库重点企业,支持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4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