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777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470 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4-28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99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陈恩之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提高页岩气本地化利用率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993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天然气化工是我市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

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化工基地,历经多年的发展,建成了具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的天然气/页岩气化工体系,以天然气/页岩气为原料的主要化工技术和产品在我市基本上都有实现,聚集了中石化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以天然气/页岩气为主要原料的重点化工企业。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德国巴斯夫、华峰集团、正凯集团、双象集团等国内外龙头化工企业,建成了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西南地区唯一的MDI等生产装置,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支持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

我市资源“富气、无油、无煤”,没有炼化项目,煤全部需要外购,受全国石化产业规划及煤化工布局限制,不能新建炼化和煤化工项目,导致下游合成材料产业链发展缺少烯烃、芳烃等主要原料。天然气不但是众所周知的清洁能源,也是十分优越的化工原料,天然气化工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无化工废渣产生,对降低PM2.5浓度和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十分有利;二是无SO2H2S等含硫污染物产生,对大气环境十分友好。三是碳排放少。天然气的特性是氢多碳少,大部分碳源素最终进入产品中,少部分以二氧化碳形式排放。由于天然气资源量价由国家统一调度平衡,上游供气企业集团总部通过统购统销的方式进行气源全国调度,气源价格则由集团总部制定价格政策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执行,地方政府无资源调度权及定价权,协调保障难度大。一直以来,我委重视和支持天然气化工的发展,积极对接上游天然气统销单位争取合同资源倾斜支持,强化年度供用气合同签订并严格履约,完善供需监测及精准运行调度,持续加强天然气要素保障。

三、明确化工新材料为化工产业发展重点

(一)制定印发化工材料产业发展方案。《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均提出了在聚氨酯、聚酯等产业链方面加强稳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合成材料产业链的任务。将依托本地现有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提升完善聚氨酯、聚酰胺、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端聚烯烃产业链,培育聚碳酸酯、乙丙橡胶、聚丙烯腈、聚丙烯酸等特色产业链。

(二)已完成化工园区认定。去年,我委已牵头完成化工园区认定并公布通过认定的名单,共有包括白涛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园、长寿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等7个园区成为我市首批认定通过的化工园区,为化工产业发展和天然气/页岩气本地消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委将积极指导天然气/页岩气在华峰化工产业方面的发展应用。

(三)加大对化工新材料发展的支持。2023年将己二酸扩建六期、30万吨差别化氨纶、30万吨尼龙66一体化、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等项目列为市级重点项目;2023年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在化工新材料方向重点支持聚酰胺、高端聚烯烃、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酯等产业链关键项目。我委将大力协调推动项目进展,做好化工新材料专项资金申报指导工作,努力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

四、加强天然气供给的协调工作

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本地转化利用等工作。一是积极协调中石化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扩大产能2022年我市产气14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8%,其中涪陵页岩气产量稳定在72亿立方米/年左右二是协调中石化落实与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给予资源地一定优惠气量。目前,中石化给予我市优惠气量约4亿立方米/年,其中涪陵区为3亿立方米/年。三是极支持建设重庆涪陵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推动成立了市级协调小组,指导涪陵区完成了《重庆涪陵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发展规划》。四是强化年度供用气合同签订并严格履约,完善供需监测及精准运行调度,2022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8.7%

下一步,一是继续协调中石化加大在渝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落实产气区县优惠气量,争取更多优惠气源就地利用,支持上游企业与终端用户签订直供用气合同和中长期供气协议;二是加快推进长南线四方山阀室与中石油长江西阀室天然气输气管道、白涛阀室扩建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区域管网与国家管网的互联互通,提高涪陵页岩气产能释放和就地利用能力,强化新材料产业用气保障,努力降低用气成本。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4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