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746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435 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工业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4-13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84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彭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綦江打造高端铝压铸产业基地的建议》(第0844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铝压铸产业现状

压铸,全称压力铸造,是一种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使金属熔液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成形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航空、机械等精密制造领域。压铸产品可以分为铝合金压铸件(简称铝压铸)、镁合金压铸件、锌合金压铸件以及铜合金压铸件等类别。

其中铝合金压铸因原材料质量轻、制造复杂和薄壁铸件时尺寸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强,机械性能好,高导热及导电性,高温下强度依然很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基础设备和建筑等较重及体积较大的配件。

近年来,我市汽车、装备产业不断发展,对其上游产业链—铝压铸需求强劲,为铝压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我市拥有铝压铸相关企业超过500家,如宗申动力、渝江压铸、捷力戴卡等国内知名铝压铸企业。2022年,全市压铸行业实现总产值约2731.9亿元、同比增长3.7%,铝压铸行业实现总产值约2338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汽车配套铝压铸件产值约2127.3亿元、同比增长4.5%。铝压铸企业主要分布在两江新区、巴南区、九龙坡区等中心城区及以永川区、江津区、綦江区、合川区等为代表的渝西地区。

綦江区依托北渡铝产业园,突出“铝液直供、自备电厂、循环经济、铁路专用”比较优势,以旗能电铝34万吨原铝为支撑,集聚下游精深加工企业36家,打造汇集铝板、铝箔、汽车用铝、轨道交通用铝的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起“煤—电—铝液—合金液—铝基材—终端产品”完整产业链,正在努力构建34万吨电解铝、200万吨再生铝、240万吨铝精深加工生产能力。2022年,綦江区铝压铸产业产值约为35.8亿元,同比下降22%,规上企业36家。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配套方面,已形成8万吨高品质轻量化基材、15万吨汽车铝型材、800万套汽车轻量化部品部件生产能力,同时恒佳汽车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防撞梁/电池框体项目、旗开铝业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项目等一批招商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二、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接到该建议办理任务后,我委高度重视,把建议办理当成是推动工作的有利契机,在推进工作中办理建议,在办理建议中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委分管领导涂兴永副主任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办理建议的进度、措施、责任等。办理期间,委领导多次过问办理工作情况,要求充分认识人大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行使权力、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监督政府施政的重要形式,也是帮助我们改进、提升工作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加强沟通,了解办理要求。市经济信息委通过电话沟通、座谈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与您沟通,认真听取您对铝压铸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准确、全面把握建议的背景、办理要求等,为办好建议、提升工作奠定基础。

(三)协作配合,推动建议办理。办理过程中,市经济信息委加强与协办单位的协作,形成办理合力。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均提出各自的协办意见,为我委研究办理建议意见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

三、建议落实情况

针对您提出的推动綦江铝压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我委和市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已在相关工作中采纳您建议,并采取系统性措施推动綦江铝压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顶层规划作用一是市级层面,在《重庆市战略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中明确提出着力推进先进有色合金提质增效,有序提升铝制造过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用高附加值产品。二是区级层面,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纳入《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綦江区“十四五”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文件,正在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配套产业园相关规划及政策,根据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谋划依托綦江电解铝、再生铝及铝加工材料等现有产业基础,力争打造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高地。

加大铝压铸技术引进及招商力度。一是支持綦江区立足园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帮助指导建立成渝地区汽车轻量化配套需求项目库。二是市区联动,开展联合招商工作,引进23家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牵线搭桥长安新能源、理想等汽车制造企业市外下游配套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介落户綦江。三是帮助论证编制一批符合园区实际、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可实施、可落地的项目。

要素配套保障有力。一是綦江区北渡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铁路运输、要素供给等配套设施齐备,每年滚动储备1000亩成熟用地。二是綦江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人力资源丰富,成本优势明显。三是綦江区页岩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丰富,年发电量约204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且成本较低,在能源保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四、下一步措施

(一)支持建立铝压铸产业发展平台。一是鼓励綦江区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申报市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及核心零部件配套铝压铸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做好做实创新技术平台。二是鼓励綦江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铝压铸产业)发展纳入全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配套方向及相关项目库,支持綦江区以铝质轻量化材料为导向,深度挖掘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产业应用领域,建设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高地。

(二)支持创建铝压铸产业园区。一是积极支持綦江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点项目布局、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形成招商引资合力等方面积极作为。二是鼓励綦江区打造全市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铝压铸件特色产业园区、示范配套基地,为綦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打造重庆乃至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新赛道的助推器。

(三)支持铝压铸产业多路径发展。一是鼓励綦江区布局电解铝(再生铝)—铝合金—锻造材—压铸件—横纵梁—一体化底盘、电解铝(再生铝)—铝合金—挤压材—车用板材、电解铝(再生铝)—轧制材—板带材—板带箔—电池箔3大核心方向领域。二是支持綦江区明确铝制车身、铝制挂车厢以及“四门两盖”等大型部装配套产品,铝轮毂、发动机缸体、保险杠、横纵梁等底盘及动力部件,动力电池外壳及软包、电池托盘、隔热板等小型铝质零部件共12个下游细分方向。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4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