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源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重庆小面产业的建议》(第0435号)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招商投资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成立以市长胡衡华为第一召集人,副市长郑向东、江敦涛为第二召集人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重庆小面既是重庆美食名片,同时也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郑向东副市长多次组织研究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在今年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中将“重庆小面”作为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统筹谋划。市级相关部门、区县政府齐抓共管,以大渡口区为试点示范区,联动忠县、云阳县、江津区、涪陵区等区县共同推进重庆小面产业全链条发展。
一、抓宣传推广,加快塑造“重庆小面重庆造”形象
一是开展品牌培育。市经济信息委会同大渡口区政府开展“重庆小面重庆造”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委托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功注册12件重庆小面图形商标,并报张国智副市长最终选定“重庆小面重庆造”区域公用品牌形象logo,印发《重庆小面预包装食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品牌管理办法》),可委托具有实力的其他组织共同管理“重庆小面重庆造”区域公用品牌。联合重庆大学开展重庆小面视觉形象设计大赛,提升重庆小面品牌宣传力,持续支持重庆小面注册商标宣传推广,强化注册商标保护,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二是支持品牌推广。连续举办三届“中国(重庆)小面美食文化节”,通过持续推动,培育更多的品牌小面企业,推出更多口味的小面产品,撬动重庆美食产业发展。发挥邮政渠道优势,支持中国邮政重庆市分公司积极参与重庆小面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共同做大重庆小面产业。在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落实122万元用于开展“重庆小面重庆造”区域公用品牌集中宣传,第一阶段首发预热微博12天累计曝光(阅读)达2481万,总计互动量达107021人次;支持辣有引力、井谷园食品、辣来主义等大渡口小面企业实施品牌宣传推广项目共计182万元。
二、抓标准制订,加快提升“重庆小面重庆造”质量
一是完善重庆小面标准体系。先后启动制订并批准发布《重庆小面烹饪技术指南》《重庆小面门店经营服务规范》《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指导重庆市大渡口区小面工业促进会自我声明公开《重庆小面》团体标准,完成《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重庆小面》立项并形成标准送审稿,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发布。加强重庆小面相关地方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工作,指导社会团体、企业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持续为重庆小面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二是加快重庆小面标准推广。积极支持大渡口区小面生产龙头企业依据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申办全市首张重庆小面食品生产许可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在《品牌管理办法》中,将符合相关重庆小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作为申请使用“重庆小面重庆造”区域公用品牌的条件之一,引导我市小面生产企业主动使用相关标准体系。三是强化重庆小面安全监管。依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根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重庆小面》的发布进度同步拟定《重庆小面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严格重庆小面生产企业获证审查。在大渡口区组建小面产业园检测中心,切实增强重庆小面预包装产品全项检验能力,助力提升产品质量,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三、抓企业引育,加快壮大“重庆小面重庆造”规模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市区联动开展项目策划、招商引资、品牌培育、电商孵化、市场拓展等措施,指导大渡口区深入发掘招商优势,协调做好重庆小面对外招商整体宣传和项目包装等工作,积极引入大型企业、龙头企业资源,帮助大渡口区打造百亿级重庆小面产业集群。邀请井谷元、辣来主义、金牌干溜等10家小面企业与忠县企业交流合作,促进“一区两群”对口区县协同发展。2022年,重庆小面产业共签约项目21个,合同投资额15.45亿元。二是强化项目推进。召开重庆小面工业化发展现场推进会,会同大渡口区政府研究协调重庆市小面产业园生产载体项目推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策划重庆小面商文旅融合体验基地项目,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于2022年12月封顶,预计2023年6月竣工。会同重点企业策划重庆小面中央工厂项目,帮助企业积极协调资金渠道问题,项目于2022年10月动工,预计3月竣工、4月投产。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印发《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出台20条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在2022年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列支350万元支持忠县引进金沙河面业实施重庆小面产业链粮食加工仓储及包装饮用水生产项目(一期)制粉生产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正在制定完善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及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措施,并把重庆小面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4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