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737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394 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工业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4-13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35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谭晓红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打造产业振兴“硬菜”的建议》(第0359号)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在疫情的催化下,B端降本增效诉求增长,叠加C端对方便快捷需求提升,预制菜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为加速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预制菜产业在我市处于快速起步阶段,培育有涪陵榨菜、有友凤爪、恒都牛肉、宏霖食品、辣来主义等在细分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预制菜企业,各区县也正在加快布局,但在规划布局、龙头引领、品牌带动、市场拓展、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为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培育我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助推乡村振兴和服务高品质生活,全市相关部门及重点区县正在全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顶层设计,制好“行军图”

市政府成立以市长胡衡华为第一召集人,副市长郑向东、江敦涛为第二召集人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下设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组,统筹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印发《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路径指引;重庆、四川两省市经信部门以两省(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实施方案》,提出成渝地区加快建设美食工业化发展高地的具体任务;制定《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数字化、融合化建设路径;完成《加快推动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初稿,提出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八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目前正等待市政府进一步指示。

二、抓标准制定,砌好“安全墙”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先后启动制定并批准发布《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3项地方标准,以及《预制菜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标准体系》作为工作指导性文件,指导社会团体、企业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持续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二是强化标准实施。加强对预制菜地方标准体系的宣贯培训,适时完善我市中央厨房类经营者许可审查标准,指导督促区县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拟入驻预制菜产业园区的中央厨房类餐饮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三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发布预制菜生产经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20条》,从生产、销售、餐饮各环节、全链条规范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强化预制菜及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源头管理,开展全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行动,督促连锁商超等预制菜销售终端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抓品牌建设,举好“行军旗”

一是加快品牌宣传推广。持续开展消费品工业品牌培育行动,将农高宏霖等102家重庆食品品牌企业纳入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企业名单,整合优势宣传资源,支持企业开展品牌推广,2022年度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食品工业品牌企业开展品牌推广项目40个,共计1929万元;落实122万元用于开展“重庆小面重庆造”区域公用品牌集中宣传。二是支持商标专利培育。积极支持梁平区等有关区县建设“商标品牌指导站”,出台《梁平预制菜品牌专利培育计划》,支持开展驰名商标、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农产品品牌创建,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质量提升行动,新纳入一批预制菜食品相关专利作为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对象。强化注册商标保护,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三是支持拓展市场渠道。鼓励有关区县(自治县)、行业协会、企业举办或参与预制菜相关论坛、博览会、峰会等活动,支持预制菜品牌企业参加中国商标品牌节、西洽会、智博会、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等国内外专业性展示展销活动。加大“巴味渝珍”产品授权力度,培育一批受众面广、感召力强的产品品牌。疫情防控期间组织预制菜生产企业上线“邮乐优鲜”社区团购平台,有效发挥预制菜保供民生作用。

四、抓企业引育,选好“排头兵”

一是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策划发布重庆预制菜“招牌菜谱”,积极探索“厨师+食品工程师”路径,鼓励市内企业集中资源培育行业“大单品”,快速做大产业规模。坚持大中小企业一起培育,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业100户领军企业、100 户成长型企业和20户以上上市后备企业,并将符合条件的预制菜加工企业纳入其中,同等培育、同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会同有基础、有意愿的区县推进“5+5”预制菜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园建设,即大渡口重庆小面产业园、合川火锅食材产业园、梁平预制菜产业园、江津粮油加工产业园、荣昌肉类加工预制菜产业园五大核心承载区,忠县及云阳面制品、丰都肉制品、綦江调味品、潼南果蔬制品五大配套加工基地。引导支持预制菜加工企业、配套企业入驻示范园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园区集聚。三是积极招引市外企业。市区联动开展精准招商,瞄准山东得利斯、厦门建发等企业策划一批行业优质招商项目,积极吸引行业全产业链头部企业、技术型企业、优秀创业团队入渝布局。

五、抓政策支持,打好“组合拳”

一是推动以工带农。2022年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市级重点帮扶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17个区县实施特色绿色产业发展项目28个,共计7630万元,其中支持农高宏霖实施新建及改造生产车间、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冷冻库房、常温仓,购置安装午餐肉、米面点等加工生产线及设施设备项目,补助资金共500万元。二是推动以农促工。印发《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出台 20 条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将相关项目纳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方案。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将符合条件的预制菜市场主体纳入支持范围。三是抓好物流服务。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围绕预制菜产业打造服务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金银铜牌寄递项目,开展“快递进厂”工作,建设冷链、常温链寄递配送体系,面向预制菜产业园区发展统仓统配模式。

下一步,我市将以构建原辅料、成品集散交易枢纽为突破口,以完善创新生态为动力支撑,以建立完善市区统筹、部门联动、区域协同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4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