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734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398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工业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4-13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35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卞川明代表:

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第0353号)收悉经与财政局、市国资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紧抓战略机遇,高站位完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重庆市制造业智能化赋能行动实施方案》《重庆市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扩大再投资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明确以大数据智能化提速智造重镇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二)夯实基础设施,高层级造网络体系聚焦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接入西部10省市二级节点43,累计标识注册量超过193亿个,解析量超过146亿,叠加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域名F根镜像服务器,重庆成为唯一域名、标识、区块链三大功能节点融合一体的城市。加速构建以5G为代表的数字基建,成为首5G规模组网试点城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超过19,位居全国第一梯队。重庆忽米网、广域铭岛成功入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有15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在渝布局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上线运行,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水平。

(三)强化转型能力,全方位提升智造能级。针对我市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坚持分级指导、因地制宜、整体推进方式,加大数字化装备普及、信息系统集成新模式应用和上云上平台的力度。2018年以来,采取点上示范、面上推广方式,累计推动实施5578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带动设备软件投资930亿元。据统计,全市实施智能化改造的规上企业产值占全市58.6%增速高于全市3.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7。累计认定127个智能工厂和734个数字车间,示范项目建成后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8.9%,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5%,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40.7%,单位生产能耗平均降低19.7%累计实施584个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推动11.5万户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四)加大资金支持,多层次实施应用示范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多层次的财政扶持政策,集中支持一批有精准定位和发展前景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推动长安汽车智能柔性生产、宗申集团动力产业链协同制造等一批典型项目列入国家试点示范。遴选40市级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建设30个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和305G+工业互联网先导示范场景,通过揭榜挂帅遴选金康新能源等10灯塔工厂种子企业,持续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

(五)完善平台支撑全体系构筑产业生态引进培育中船重工西南研究院和利时施耐德达索、思爱普(SAP)、博世等一批国内外智能制造创新载体落户重庆,集聚平台服务、解决方案、大数据应用等数字化转型服务235家,提供服务或产品近1000项。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北碚区、江津区成功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获工业和信息化批复支持,正加快推进成渝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

(六)开展宣传交流,广范围凝聚转型共识。召开全市智能制造大会、5G绽放杯大赛、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论坛等大型宣传会议,强化宣传交流,积极引智借力。持续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系列巡回活动,实现区县全覆盖。举办工业互联网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班、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现场交流会等,解读发展政策,理清发展思路。组织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开展数字化转型专题宣传报道,带动全社会形成智能化转型发展共识。

二、关于您提出的建议

(一)关于政策扶植力度下降和企业申报门槛提高。近年来,我委坚决落实市政府关于财政资金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指示,参考我市制造业发展实际情况,对部分方向的投资门槛、支持项目个数和支持金额比例进行了调整完善,着力减少小散现象,突出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

(二)关于加大对重点行业扶持力度。为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力振工业经济确保稳定增长,我委按照稳增长、强主体、提信心、促发展思路,围绕九个方面研究制定出台了《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扶持力度。主要内容有: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全新新能源乘用车研发奖励、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配套产品研发补助、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测试场)建设补助、加氢站建设等;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包括集成电路投资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培育支持和重点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等;支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包括智能终端生产企业智能化改造补助等;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包括医药工业企业新产品及重点品种培育、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产业链核心环节投资项目补助及奖励;支持软件产业发展,包括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绩效奖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软件企业绩效奖励、首版次软件产品奖励等;支持消费品工业发展,包括品牌宣传推广、第二届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活动、特色产业链平台建设等;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包括重点应用场景奖励、重点项目投资补助、服务能力建设等。

(三)关于加大对关键环节扶持力度。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委加大了对制造业研发、设计、制造、创新等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主要内容有: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包括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工业互联网新模式集成创新应用、数字化转型载体建设等;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制造,包括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节水技术改造、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奖励、绿色制造服务能力提升;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包括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企业获得创新成果等;支持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包括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专业设计企业发展等;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包括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或扩大再投资、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创新成果应用,包括首台(套)保费补偿项目补助、首台(套)首购首用风险补偿项目补助

(四)关于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我委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9家,累计达2484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7家,累计达255,全国占比2.8%。其中,新增25家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58。今年对首次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含复核通过)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家企业奖励50万元,对首次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单项冠军企业(含复核通过),每家企业奖励1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刻把握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重庆智能制造升级版,全面建设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高地。推动实施咨询诊断和能力成熟度评估、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提升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全覆盖、重点产业链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重点园区数字化运营平台全覆盖,形成数字化变革全面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4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