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书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0407号)收悉,经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增强数字化服务供给,着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一)持续加强政策支持。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陆续出台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制造业智能化赋能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生产设备、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二)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5G、千兆光网覆盖广度和深度提升,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9个,位居西部第一,5G行业虚拟专网数超300个,江北区、渝北区、两江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千兆城市”。加速推进互联网向IPv6平滑演进升级,全市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48.52%,IPv6固定流量规模较2020年底提升870.65%,获得IPv6地址的固定终端达86.55%,数据中心、云服务、CDN等应用基础设施100%支持IPv6 服务。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扩容增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联接西部10省市43个二级节点、2万余家企业,2022年成渝地区新上线二级节点13个,涵盖电子、汽车、五金、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
(三)推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累计实施5578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带动设备软件投资930亿元,累计建设127个智能工厂和734个数字车间,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8.9%,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40.7%,实施智能化改造的规上企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过7成。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遴选40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建设30个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实施584个数字化管理、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项目,“中冶赛迪炼钢智能制造一体化管控平台创新应用”等46个项目(案例)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长安汽车等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四)增强本地数字化服务供给。集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遴选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商235家,提供网络升级改造、第三方云平台、数字化装备制造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数字人才技能培训等服务或产品超500项。布局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中国联通5G融合创新中心等数字化转型载体建成投用,累计培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32家,打造满足区域内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综合性平台,推进具备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及产业链带动能力的平台企业提供“上云用数赋智”产品及服务。
(五)营造数字化转型发展氛围。举办第二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第五届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工业信息安全等做主题分享,解读宣贯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重点政策,提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意识。
二、提案建议办理情况
您提出的针对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本土头部工业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发展规划及政策制定等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意义,我委正围绕相关建议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一)关于针对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我市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定,正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制定《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前,已完成文件起草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相关程序,加快出台《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7年)》,支持制造业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全市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二)关于支持本土头部工业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发展规划及政策制定。我们鼓励包括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在政策制定环节通过公开征集等方式充分吸纳有关单位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实施咨询诊断和能力成熟度评估等专项行动,强化制造企业基础摸底,鼓励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服务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与制造企业加强合作,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痛难点,制定个性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与产品质量。
(三)关于加深本土工业互联网企业与重庆工业园区、龙头企业交流合作。我们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企业与龙头企业、工业园区加强合作,鼓励忽米网、飞象工业互联网等工业互联网企业与相关龙头企业、工业园区加强合作,赋能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下一步,我们将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完善重庆智能制造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畅通供需对接桥梁;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回头看”行动,面向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免费为骨干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
(四)关于加大推广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案例。我市一直加强数字化转型案例的打造,累计推动46个项目(案例)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先后编制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案例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编制发布数字化转型领域应用示范案例集,做好市级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创新示范工厂等优秀案例的经验总结和推广,提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性。
(五)关于鼓励本土工业互联网产品在全市制造企业广泛应用。我市已建立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加强数字化转型产品、服务推广力度。同时,通过“工业互联网巡回”活动等,加强工业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供需对接。下一步,我们继续鼓励重庆工业互联网企业加强云产品、云服务的研发,鼓励重庆工业互联网产品、服务的推广与应用,降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提高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5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