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昌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荣昌隆昌共同建设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议》(第0349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投资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荣昌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城市,是连接成渝的重要节点,我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荣昌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推动荣昌区制造业和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支持建设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议
为深化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川渝两地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将推进产业园区协同发展作为十二项重点事项之一,并将推动两地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作为主要抓手。2020年,我委会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川渝两地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先后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川经信园区〔2020〕103号)和《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管理办法>并启动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渝经信发〔2020〕122号)等系列文件。同时,指导帮助荣昌高新区积极申报创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021年1月,荣昌高新区、隆昌经开区成功批准创建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进一步支持荣昌区产业区域协同发展,2023年4月将电子信息产业批准为荣昌高新区与四川射洪经开区合作共建的产业方向。
二、关于支持要素资源和政策协同的建议
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着力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协同联动机制,率先出台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加快推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生态环境制度衔接,协同完成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在全国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大力推动公共服务政策协同,311项服务实现“川渝通办”。但开展跨省土地收储等部分改革仍存在制度约束,需要全力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今年,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在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中,允许能源、电信、医疗等行业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市级相关部门将支持双昌产业示范园区大力推进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积极探索水、电、气等要素资源政策协同创新。
三、关于支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建议
2022年,两省市联合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方案》,提出建立重大事项一体推进机制、创新政策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共建共赢利益联结机制等4方面共21项重点任务。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紧扣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中心任务统筹推进川渝产业协作,合力共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深入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相关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同时,我委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渝经信园区〔2021〕21号),支持荣昌高新区等各产业园区以推进两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牵引,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有关要求,积极探索推进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为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关于支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的建议
为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市内产业梯度转移,集中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今年市经济信息委启动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申报创建工作,并指导荣昌高新区成功创建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为进一步发挥市区联动招商成效,2022年,市招商投资局与荣昌区建立协同招商机制,合力谋划发展,共同拜访企业,推动项目落地。今年2月,市招商投资局、市经济信息委与荣昌区政府签订了2023年制造业招商目标责任书。市招商投资局将会同荣昌区聚焦合作示范园区主导产业方向,紧扣延链补链强链,梳理出重点目标企业名单,并制定“一对一”招引工作方案。同时,用好鲁渝协作平台、产科金平台,积极邀请合作示范园区参加相关招商推介活动。
五、关于支持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的建议
在启动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之初,我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川经信园区〔2020〕103号)对推动合作园区市场化运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鼓励各产业合作园区通过产业资本投资、创新机构孵化、龙头企业领建、行业协会统建等方式,吸引各种资本、各类企业参与投资运营“园中园”,支持各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多元化组建产业引导基金,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体制,灵活运用各种投融资工具。202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财政局牵头整合组建市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聚焦重大战略类、重点行业类和科创培育类三大领域,联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共同投向全市范围内项目和企业。市财政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继续抓好基金相关工作。
六、关于支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中谋划川渝一域作出的战略指引,市财政局积极与四川省财政厅、重庆市税务局沟通协商,从财税利益分享和成本协同投入角度出发,探索经济区协同发展。2020年4月,市财政局与四川省财政厅签订合作备忘录,同年12月与四川省财政厅签订《跨区域合作项目财税利益分享框架协议》,明确了市县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利益分享方面的主体地位,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市县级财政部门可以协商确定税收共享范围、税收分享比例、解缴地点、解缴方式,并报省级财政部门备案。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属于跨区域合作项目,适用《跨区域合作项目财税利益分享框架协议》,市财政局将积极支持荣昌区与隆昌市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协商合作,探索财税投入、分享机制。同时,市发展改革委将联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向中央争取经济统计分算等政策支持,促进跨区域成本分担及利益共享。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5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