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良好发展环境的建议》(第0354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本地企业培育
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我市始终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把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2022年,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确定以特色工艺为主攻方向,以IDM为主要路径,以集成电路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为核心载体,聚焦功率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硅基光电子、模拟和数模混合芯片、微电子元件等五大方向,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和集成电路特色工艺技术高地。将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公共服务综合体系建设。
2022年,市政府还出台了《重庆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在平台建设、研发创新、投资、企业培育、人才和学科建设、服务保障等6方面给予本地集成电路企业大力支持。同时,我委将集成电路作为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重要支持方向,2019—2022年,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等领域企业项目59个,市级支持资金共1.4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特色工艺和化合物半导体方向,壮大车规级芯片、功率半导体产业规模,提档升级制程工艺和封装测试能级,推动设备和原材料国产替代,培育高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加快建设特色工艺集成电路高地。
二、关于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央企的作用,搞活创新创业的氛围
一是引进集成电路专业优势高校在渝设立研究院。我市引进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渝设立集成电路科研机构,聚焦半导体材料、CMOS-MEMS集成、微系统集成加工与测试、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及SoC系统、功率半导体、微波毫米波系统、物联网、雷达、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高端人才培养以及企业孵化。我市还通过市级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方式,支持集成电路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集成电路领域重大“卡脖子”技术问题和重点新产品研发,开展协同攻关。
二是加大与央企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我市与中国电科共同出资成立的联合微电子中心,建有8英寸90nm硅基光电子集成电路制造平台和异质异构三维集成封装平台,成功获批建设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中国电科在渝设立了芯片技术研究院、汽车芯片创新中心,从事集成电路领域创新研究;华润微电子也在渝成立功率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制造中心。
三是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产业生态。引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渝举办,助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质量为目标,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将行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过程,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工程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成立集成电路设计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力度。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快吸引高校及科研院所来渝设立研发机构,强化前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的集成电路创新平台体系。
三、关于创新人才引培
一是依托百万英才兴重庆、重庆市英才大会等活动,常态化组织集成电路人才专场对接会,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引进,支持集成电路企业组团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积极争取国家集成电路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支持。
二是支持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与联合微电子中心、万国半导体等企业共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开展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研究生定向培养试点,提升创新人才能力水平,增强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留渝工作意愿。
三是支持建设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定期举办集成电路领域的职业技能大赛。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创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软环境。
四是出台实施“鸿雁计划”、《重庆市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对引进年薪为4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才给予奖励,对引才单位给予引进人才年薪5%的经费补助,同时向人才发放英才服务卡,享受69项人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给予安家补贴和青年驿站入住、租房优惠、创新创业支持、成长支持、实习见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为青年人才建立服务“云平台”,同时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指导、子女入学 (托)、医疗服务、配偶就业等服务;对吸纳青年人才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就业补贴或灵活岗位聘用政策;发布青年人才发展指数,对区县、重点国有企事业单位支持青年人才的政策、引进、培养、作用发挥、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人才政策,创新引才方式,支持集成电路等我市重点产业发展。一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对人才工作的重要部署,紧扣我市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塔尖”“塔基”和“鸿雁计划”等人才政策,用好引才伯乐激励办法,围绕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产业集群优化人才政策,吸引产业人才来渝就业创业。二是完善引才工作机制。搭建高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继续高质量举办“重庆英才大会”,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针对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创新开展专项引才活动,联动相关市级部门、区县、园区、行业协会等,共同为我市集成电路企业和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5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