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709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484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5-15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07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杜海波委员

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建议》(第0073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生态环境、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把推进工业副产石膏等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循环发展,作为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举措,对于全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绿色高质量工业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总体情况

目前,全市工业副产石膏主要来自燃煤发电(热力)产生的脱硫石膏、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钛石膏等。2022年,全市工业副产石膏产生量328万吨,利用率达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7%)。其中脱硫石膏产生量242万吨,利用率93%;磷石膏产生量12.7万吨,利用率43%;钛石膏产生量73.3万吨,利用率100%。此外,南川区和綦江区历史遗留的400余万吨磷石膏,年利用40万吨左右。我市工业副产石膏主要用于生产水泥缓凝剂、楼盖用石膏模盒、石膏基自流平、石膏砂浆、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石膏砌块等。

二、我市推动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工作相关情况

(一)强化规划引领,倡导资源循环利用。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编制出台了《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重庆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庆市“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均将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作为工业固废利用的重点予以推进。并根据《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授权,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已明确将工业固废纳入环境保护税其他固体废物征收范围,对排放的工业固废按每吨25元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促进工业固废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和末端资源化。

(二)加大资金支持,激励磷石膏综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对拓展磷石膏等工业固废利用能力的项目予以奖补,按设备投入不超过10%比例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十四五”以来,统筹安排专项市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734万,支持磷石膏较难利用工业固废产生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量排放及优化排放技术改造等项目14个,新增工业固废利用能力326万吨二是对拓展磷石膏等工业固废利用能力的项目,纳入国家鼓励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范围,提供优惠利率的绿色贷款(利率为1.75%)。三是积极落实磷石膏等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增值税、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优惠政策,激发全社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三)出台技术标准,推动磷石膏应用。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包括磷石膏在内的石膏建材的推广应用,制定发布《轻质石膏楼板顶棚和墙体内保温工程技术标准》(DBJ50/T-375-2020)、《石膏砂浆应用技术标准》(DBJ50/T421-2022)、《工业副产石膏空心砌块隔墙应用技术标准》(DBJ50/T-436-2023)等地方应用标准,推动了石膏砂浆、石膏砌块、石膏自流平材料等石膏建材的广泛应用。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随着重庆电厂环保搬迁2×66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投运,以及中化涪陵重庆公司环保搬迁项目的达产量产,全市工业副产石膏年新增170万吨左右(脱硫石膏20万吨,磷石膏150万吨),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全市工业固废重点关注支持对象。

一是严控磷石膏增量。市级层面拟出台《重庆市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严控磷铵等产业新增产能,从源头控制磷石膏增量。

二是拓展磷石膏利用途径。重点强化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协同配合涪陵区相关部门指导督促中化涪陵重庆公司尽快建成投运60万吨/年水泥缓凝剂、30万吨/年建筑石膏粉项目,为下游水泥、建材企业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支持涪陵区探索大掺量石膏基道路应用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

三是引进磷石膏利用项目。积极推荐国内外优势企业与涪陵区等区县洽谈合作,帮助引进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优质项目。同时为磷石膏生产企业和利用企业搭建桥梁,促进合作共赢,推动磷石膏高质量可持续综合利用。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