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697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 355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4-0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82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周华代表:

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5G链接工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824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5G发展情况

作为全国首批5G规模组网和应用示范城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之一,我市多措并举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先后印发《重庆市加快推动5G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庆市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相关政策,确定5G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方向及“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网络基础不断夯实。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过19个,位居全国5G规模化建设第一梯队,全市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已连接10个省市、38个二级节点和2万家企业。三是产业培育有序发展。引进华润微电子、欧珀、维沃、中移物联网、芯讯通等5G核心关联企业100余家,基本覆盖芯片模组、射频器件、天馈线、智能终端等关键环节。 四是精心遴选示范项目。积极引导基础电信运营商与重点工业企业合作,加快推动5G在工业协同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深度应用,深入挖掘3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应用,涵盖汽车、家电、医药、装备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

二、建议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关于推动工业算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制造业数字底座

1.推动工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IPv6TSN(时间敏感网络)等新技术部署,开展无线工业专用网络频率研究工作,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灵活、高安全的网络服务,支持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5G专网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领域从工业外围环节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聚焦质量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场景,加快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面向消费品、城市基础设施、建材、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进行推广

2.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正式复函同意在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为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推进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建设,我市积极推动数据中心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全力打造智慧名城、智造重镇。

3.推动工业数据赋能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域分中心和行业分中心,初步实现重点行业的数据采集、汇聚及应用,打造一批高质量工业数据集,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推动工业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加强工业数据评估评测、分析验证、成果转化等服务能力。推动建设全市各行业供应链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与智慧园区、智能制造等平台数据共享,初步形成全市工业大数据基础数据库。发展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强化业务场景数据建模,健全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收益分配机制。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培育一批专业化、场景化工业数据解决方案

(二)关于制定一套完善的5G链接工厂扶持政策。

1.建立联合推进机制。一是成立5G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依托重庆市5G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同与市区联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推动新时期5G、工业互联网领域政策、产业、建设、应用等各方面有机衔接。二是制定年度工作计划。2021年,重庆市先后印发了《重庆市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作为“十四五”期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纲领。进一步明确总体架构、实施路径、主要任务等重点内容。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经济信息委正拟定出台5G链接工厂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支持建设工厂级5G链接工厂,攻克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高价值场景落地,高质量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

(三)关于发挥区域优势,深入重点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同轨同步同频

1.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专项行动。推动5G技术在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动5G应用从企业外围环节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打造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等典型场景应用,梯度建设一批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5G链接工厂。实现到2027年,累计建设505G链接工厂,50个创新示范工厂,打造50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场景。

2.推动创新载体建设工程。持续实施规模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中心、技术研究院等为主体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持续增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生成能力。依托优势骨干企业、产业基地和园区,着力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平台、数字化转型云服务平台、数字技术赋能平台、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密码应用服务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组织制造业企业、科研单位和用户建立技术攻关联合体,加快共建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研发机构,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四)关于加大对本土平台商的培育与扶持。

实施制造企业咨询诊断和能力成熟度评估专项行动。联动遴选转型基础好、转型需求迫切、引领带动作用强的行业,公开招标优秀智能制造诊断评估机构,滚动实施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回头看”等诊断服务。注重诊断方案的转化实施率和后成效评估,鼓励工业企业应用智能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快重庆市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平台普及推广,支持制造业企业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等开展合作,面向全市规上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成效基础评估,绘制全市企业智能制造基础水平“画像”。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市经济信息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相关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加快推动5G链接工厂建设,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充分发挥重庆市5G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加强对重庆市5G链接工厂建设工作的统筹;二是加大对5G链接工厂建设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建设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不同类型5G链接工厂。

(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梯度建设一批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 5G 链接工厂,攻克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高价值场景落地。

(三)开展测试验证评估。制定5G链接工厂应用解决方案的测试验证的评估体系,组织落实分类分级评估,建设5G链接工厂应用项目库,打造5G链接工厂标杆,为产业发展提供多维度、持续化、全面化的参考标准,助力5G链接工厂应用创新发展。

(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一是通过5G相关工作会、交流会和高峰论坛、“绽放杯”5G应用创新大赛、专题展览等系列活动,推进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二是依托5G应用产业方阵重庆分联盟、工业互联网联盟重庆分联盟,开展产业研究、产学研合作及行业交流,推动产业内部技术合作,促进资源对接共享;三是引导运营商、制造业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加速技术、产品应用和迭代,完善创新发展生态,形成多方共建共享的应用格局

(五)加强典型示范推广。遴选一批5G链接工厂试点示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31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