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691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361 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4-0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4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朱炳清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后疫情时代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第0245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规模和实力的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党中央一贯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许多新的重大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今年3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二、重庆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成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政治责任。2022128日,袁家军书记从浙江调任重庆市委书记,时隔11天,1219日走访调研市工商联。次日,袁家军书记和胡衡华市长等市领导还专题调研了重庆部分民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等情况。随后,袁家军书记主持召开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指出,要全面把握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推动民营经济成为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重庆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时密集出台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形成“2+N”政策体系。“2”就是制定实施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N”就是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20条”“支持企业40条”“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45条”“促进生产经营27条”“助企纾困17条”“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12条”等纾困惠企政策以及各部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比如“市市场监管支持市场主体18条”“人行重庆营管部21条”“市经济信息委促进工业39条”等措施,全面提升了民营经济创新力、竞争力,推动新时代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我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5

2022年,全市登记注册企业107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02.5万户,占95.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404.4亿元,同比增长3.0%,占GDP比重59.7%,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贡献税收1309.5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53.2%;全市科技型4.3万户,其中民营企业超过4.2万家,占科技型企业总数的99.7%;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惠及市场主体658万户(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1500亿元,为历史新高。

在抓实抓细促进政策落地,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线上,在重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重庆市稳经济政策包”等专栏,分行业分类型汇集各类扶持政策及政策解读;各部门也在门户网站、公众号发布最新政策。建立跨部门中小企业政策大数据发布平台,集政策解读、推送、申报一体,解决中小企业对政策“不知晓”“找不到”“不理解”“不会用”等问题,推动政策落地落实。截至当前,全面覆盖国家、市级和区县涉企部门相关政策1.3万条;通过文字、图片和动画视频等形式精准解读政策1200多条次;根据行业、地区、类型等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画像,自动为企业匹配关联度较大的政策,通过网站、公众号和短信等方式及时推送给企业100万条次以上;搭建政策申报模块,链接各项政策“申报入口”。线下,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权威介绍解读政策举措,各类主流媒体、报纸积极跟进宣传报道。各区县主管部门、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举办培训班。对于重点政策如专精特新政策,市经济信息委分5个小组到各区县组织园区、镇街、服务机构、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对国家“小巨人”这类难度较大的申报类政策,根据摸排情况,对部分少量指标达不到的企业,如知识产权数量不达标的,聘请专业机构给予免费服务;对符合条件企业,在申报资料给予一对一的辅导。

二是优化政策设计。科学制定政策。制定前广泛开展调研,摸清找准症结问题、痛点难点;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听取有代表性企业的意见;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设置缓冲期,为企业执行留足必要的准备时间。简化申报流程,减少企业佐证资料,压缩审核兑付时间力争至1个月;施行线上申报,不再要求企业提交纸质资料,减少企业材料准备成本;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信息共享等方式,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及早发布政策,如2023年工业信息化专项、中小微企业专项资金政策申报由原先的下半年提前至2月初。

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市经济信息委以中小企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积极协调解决各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督促简化流程和尽早尽快兑现政策,禁止私设条件门槛,确保企业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2023年,重庆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转身即抓落实的精气神,凝心聚力抓好经济建设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工作。1,市经济信息委印发《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支持龙头企业、稳住中小企业等9个方面出台了23条惠企政策措施。221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政策措施》,重点针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出了36条政策措施。3月,市工商联与重庆银行联合推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1条工作举措,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未来3年向民营经济投放不少于1000亿元、服务民营市场主体不少于10万户。同时,各个区县积极行动旗帜鲜明地表明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决心,今年以来,九龙坡区、南岸区、大足区、荣昌区、武隆区丰都县巫山县20多个区县召开民营经济会议,切实凝聚全社会关心企业、尊重企业家、支持民营经济的强大合力,全方位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诚然,由于种种原因,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总体规模偏小、优质企业不多、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但重庆市各部门各区县正以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在精准服务、市场准入环境、政策落实、人才培养、降准增效、减税降费等方面抓实落细。

一是推动出台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正在研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最大活力;正在起草《重庆市提振信心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包含从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创新发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降低物流成本、强化要素和服务保障力度等方面50条举措,全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突出困难和问题。这些文件出台将提振我市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聚焦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等六个关键环节,加快构建优质企业全成长周期生态体系。优化调整资金,重点支持研发机构全覆盖、上云上平台优化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量身定制“专精特新贷”“小巨人贷”等专属产品。落实“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塔尖”“塔基”等人才政策,为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持续推动落实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策一人”工作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用工、配套等实际困难。

三是推动民营企业拥抱数字变革,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数据价值化。目前,90%的民营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初步探索阶段,剩下10%的处于应用践行阶段,其中达到深度应用阶段的不到1%,因而必须要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此,下一步我们将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上云上平台。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典型经验,以“先转带后转”鼓励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强化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工程监理等服务水平。

四是推动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减少能耗、提高能效,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大力实施企业节能新技术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推动标准实施形成支持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合力,以市场推动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改造。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开放小微企业绿色技改专项贷等金融工具,撬动更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绿色转型。引育技术产品供给、金融、系统解决方案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五是推动民营企业防范风险,着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安全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完善民营企业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融合企业风险数据,构建民营企业风险分析模型,建成集风险监测、风险识别与决策分析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重点民营企业风险监测。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重点民营企业经营风险为重点,建立健全排查预警机制。

六是积极筹备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凝聚共识,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3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