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687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3〕366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04-04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9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徐清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工业设计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096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工业设计工作情况

2021年,作为西部唯一入选城市,重庆成功入选全国首批4个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提出以国家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建设为基础,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为我市工业设计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全市工业设计发展态势良好。一是顶层设计日益完善成立全市创建设计之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快创建设计之都的若干政策》,完善我市工业设计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二是主体培育成效明显。13家单位纳入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新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60家以上,累计培育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10家、168家。两级工业设计中心从业人员达7600余人,设计产品销售收入超2100亿元,同比增7.8%,工业设计服务收入超3亿元。三是项目建设支撑有力。首批83设计之都重点项目有序建设,建成8个设计驱动型企业家工作站、13个人民设计师社区服务站、46个制造业设计培训基地、18CMF设计工作室,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四是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建成5个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区县分中心,推动成立重庆市模具设计及精密制造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支持重庆市工业设计样品验证中心等行业平台创建,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五是氛围营造亮点纷呈。川美优秀设计作品荣获第四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铜奖,率先在西部省市中实现突破。举办2022中国制造业设计大会,集中签约项目19个,智博杯业设计大赛征集作品超4000。开展中国(重庆)农产品加工创新设计大赛、泸永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挖掘成渝地区优质设计力量。开展区县工业设计创新活力指数评价,提高区县设计创新驱动力

二、关于大力推动工业设计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市级有关部门牵头,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强制造业企业对工业设计的价值认知的建议。增强价值认知、加大宣传引导,是为制造业“重技术、轻设计”问题开出的一剂“有效药方”,同时也是提高工业设计赋能作用的有力支撑。为此我市多措并举,帮助相关市级部门及广大市民群众提升对工业设计产业的正确认知。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出台《关于印发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的通知》(渝府办〔20222)、《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渝府发〔202111号)、《加快创建设计之都若干政策》(渝经信规范202216等政策文件,从全局高度强化工业设计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中的地位和促进作用,为重庆工业设计发展夯实根基二是健全公共体系。委依托重庆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构建“总部基地+区县分中心+专业中心”的工业设计市区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大足、璧山、垫江、江津、秀山等一批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分中心,成立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创新中心、营销中心、赋能中心、价值传播中心等五大专业中心,践行服务型政府理念,完善我市工业设计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工业设计分布式联动发展。三是普及设计意识。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委等多部门创建18个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3人民设计师社区服务站等,引导设计人才深入基层开展特色志愿服务,传播设计理论,促进工业设计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文化艺术、美好生活等深度融合,深入普及群众设计意识。四是持续营造氛围。我委不断营造利用重庆工业设计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设计之都”创建。持续办好中国制造业设计大会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川渝工业设计劳动和技能竞赛暨长江经济带邀请赛等系列品牌活动,加强市区联动,结合“三服务”工作,前往垫江、梁平等区县开展“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引导工业设计企业、设计师与各区县客户群体、合作伙伴交流合作,拓展市场,提升业务多样性,推动我市成为西部工业设计产业聚集高地。

(二)关于将工业设计人才纳入重庆英才遴选范畴,完善工业设计人才引入通道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建立设计团队,引导企业愿意或加大在工业设计方面投入的建议。人才是制约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增强企业创新策源力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顶层设计有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城市,打造优秀工业设计师千人库。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工信大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等重要会议和文件均明确指出要加强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提出要强化人才支撑,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深入开展工业设计专业职称评价工作,创新工业设计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支持将工业设计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选拔范围。为设计人才引育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二是评价机制优化。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重庆市工程技术工业设计专业职称申报条件》(渝人社发〔202231号),进一步创新工业设计职称评价,实现从正高级工业设计师到工业设计员的五级评定,率先在全国开通跨省申报通道,自2018年启动职称改革以来,累计培养各级工业设计师400余人,设计人才发展通道进一步畅通。三是政策激励到位。深入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等引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设计人才,从安家资助、岗位津贴、人才奖励等方面予以激励支持。截至2022年底,38名设计类企业人才入选鸿雁计划,发放人才奖励补助资金389.69万元,有力支持了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服务保障全面。为工业设计有关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出入境、职称评审等69优质服务,2022年为设计领域高端人才发放重庆市英才服务卡108张,累计提供各项服务100余次,得到人才广泛好评。

(三)关于建立工业设计的统计体系,进一步量化相关数据指标,及时了解市场变化,为制定新目标或决策提供数据依据的建议《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市统计局牵头建立工业设计统计调查制度,明确工业设计产业统计分类,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将工业设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统计工作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是开展基础调研工作。为充分发挥数据支撑作用,我委联合市统计局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工业设计的涵盖范围、影响方式、发展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完善数据体系。开展工业设计数据统计、分类探析等工作,为形成工业设计领域相关数据库做好基础准备。另据市统计局意见,鉴于目前尚未建立工业设计的部门统计制度,未掌握全面的指标数据,开展统计检测尚需进一步扎实前期工作。

此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3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