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景海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开州发展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的建议》(第0400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开州区政府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搭建应用合作平台的建议
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为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有力支撑我市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计划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产业结构合理、研发水平较高、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的现代新材料产业体系,国家重要轻合金、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产业基地基本打造完成。正在编制的《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重点培育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等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开州区发展玄武岩纤维材料与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契合度高,可与全市产业发展进行有机对接,推动玄武岩纤维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的支撑及保障能力,对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开州区积极推动玄武岩纤维产业项目落地,已成立了区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全区发展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相关工作,区级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机制创新等方面对相关企业给予指导和支持,尽快实现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州区将加大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建设研究,实施产业链条精准招商,重点招引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生产企业和与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相关的下游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落户开州,并适度采取政策扶持,有效整合利用相关资金,着力打造汽车轻量化、物流科技化、新能源光伏及风电材料绿色化、军工高端化的重庆市玄武岩产业全链条高端应用产业集群。
目前,我市小康汽车公司联合市内高校实施“玄武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产业化应用开发”重点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已获得市科技局立项,并支持经费200万元。在推动开州玄武岩纤维复合新材料应用和打造玄武岩产业高端应用集群方面,我委将会同市科技局、开州区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鼓励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引领作用,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二是加大力度培育建设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开州区在玄武岩纤维领域培育创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检测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创新平台,以及产业园等创新培育载体。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推动开州区内企业与重庆大学、长安公司、金康赛力斯等行业龙头企业、市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深度科技合作,打造产业链和创新链。四是支持开州区充分聚焦新材料包括玄武岩纤维材料产业,运用开州市级高新区这一平台和各项科技政策,引进、培育和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打造特色鲜明、产业显示度高的产业基地。五是开展新材料示范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支持新材料应用场景开发,继续实施新材料首用计划和新材料首批次保险,加大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推广应用力度。
二、关于支持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议
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牵头整合组建了市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聚焦重大战略类、重点行业类和科创培育类三大领域,联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共同投向全市范围内项目和企业。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我市大力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市产投基金关注的行业之一。目前,市产投基金已联合区县组建10亿元专精特新基金,正在发起组建科创培育基金。市财政局将指导开州区提前做好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有关项目的储备,加强与市级基金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争取基金支持。
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支持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发展,在《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中明确提出“面向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整机产品结构件需求,加大高性能纤维材料领域企业引育力度,谋划发展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并争取高性能纤维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领域项目获得制造业相关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6883万元。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支持开州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项目申请国家相关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加快推动我市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倾斜布局高职院校的建议
按照教育部院校设置相关政策要求,各地高校设置事项须纳入所在省(市)高校设置五年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实施,未纳入高等院校设置规划的高校设置事项原则上不予受理。2022年底,市教委已将经市高评委专家评议通过、市政府审核同意的《重庆市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报教育部备案,期间未收到关于设置“重庆(京师)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申报材料。市教委将指导开州区进一步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做好相关高职院校落地开州的前期论证工作,并根据论证情况,充分考虑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同类院校设置情况、当地地方经济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申报项目成熟度等因素,在启动下一轮院校设置规划时统筹考虑。
同时,按照《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支持高校在有条件的区县布局分校或分院”的工作要求,市教委将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主动服务我市“一区两群”战略,引导高等院校向基础条件较好的主城新区、“万开云”一体化板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确定的双边建设园区等区域布局。如开州区与市属有关高校就合作共建开州校区达成一致意见,市教委将按照市属高校与区县合作建设分校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就校区建设规划供地、资金保障等问题征求市级有关部门意见,并报市政府审批同意后推动建设。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4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