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加快农机装备绿色智能化改造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第0145号)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机装备产业现状
我市农机装备主要以在丘陵山地作业的中小型农机为主,主要分为基本粮食作物机械、特色经济作物专用机械和特产养殖机械。2021年,全市农机装备(含农、林、牧、渔专用机械)相关企业近2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6家,完成产值96.92亿元,同比增长17.5%,完成营业收入95.55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利润8.83亿元,同比增长7.1%,税金总额3.72亿元,同比增长20.5%,研发费用1.99亿元,同比增长4%。
我市农机产品门类齐全,全市农机装备合计270多个品种,1200多种型号,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近200项,其中157家企业超过900个产品型号纳入国家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目录。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机械2.96万台,同比增长22%;小型拖拉机965台,同比增长25.8%;土壤耕整机械25.64万台,同比增长13.5%;收获机械2653台,同比增长17.8%。同时,我市被誉为“中国微耕机之都”,年产微耕机系列产品200万台套以上,约占全国微耕机产量的三分之二,近50%销往东欧、中欧以及东南亚和南美洲等海外主要农产地。
二、提案采纳情况
(一)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先后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实施意见》《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若干政策举措》《重庆市加快丘陵山地特色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从顶层设计引领我市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等市级部门持续沟通协作,建立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协作机制,不定期召开农机装备企业和科研院所座谈会,听取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和政策建议,研究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制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及时开展经验总结,推动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加大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大力研发先进适用丘陵山地的农机装备,积极推动适应农机作业的品种和技术模式创新。加快丘陵山区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市农科院农机所牵头组建“重庆市农机装备技术创新联盟”,扎实开展30马力轻型履带拖拉机和榨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西南大学围绕突破丘陵山地农机困境、农机装备智能化技术、主要粮油作物智能农机装备、林果机械及智能化等方面开展设计研发、成果转化工作。
(三)健全产业链条,不断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推动山地农机特色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市经济信息委将农机通机作为全市3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明确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领军企业,编制“一企一策”,推动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重点区县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推动江津区创建市级丘陵山地智慧农机特色产业基地并授牌,支持潼南区建设先进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区;梳理农机产业链清单,确定关键、薄弱环节,积极对接雷沃重工等国内龙头企业,邀请来渝投资办厂。
(四)实施专项项目,不断加快智能引领。围绕发展丘陵山地农机装备产业,大力推动重点企业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组织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工信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农机补短板项目,预计国拨资金6900万元,支持威马、宗申等农机重点企业申报市级农机装备产业专项资金600万元;组织实施农机领域市级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点项目20余项,经费2000万元,重点支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共用平台与装备、特色优势作物全程机械化、畜禽养殖智能化设施设备、山地拖拉机无人驾驶系统、丘陵山区轻型履带通用动力平台、小型山地农业机械远程控制系统等丘陵山区智能农机装备等科技创新。
(五)培育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基层水平。招引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基层技能培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集成示范农业机械化适用技术。整合市内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高等学校、研究院所、重点企业等研发资源,围绕我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组建“农科教、产学研”农机装备一体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21年,共选派工学、农业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国家“三区”人才1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5名,深入基层进行“一对一”技术服务,引进、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新产品,强化农机技能人才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
(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重庆现有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将江津双福、珞璜和九龙坡白市驿、西彭等连片区域明确为我市农机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大力培育产业龙头,支持鑫源、威马、恒昌、华世丹等农机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入国际国内农机装备龙头企业,推动农机装备全产业链上下联动发展。推动市区两级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共同打造重庆乃至西南地区丘陵山地农机装备产业集聚区。
(二)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市级财政科技、产业等相关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丘陵山区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专项,组织开展农机装备领域市级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创新项目,研发适应丘陵山地特点和符合我市农业生产需要的智能化农机装备,产品科技含量着力推进农机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引进培育核心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发挥重庆市农机装备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协同作用,积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申报,推动创建国家级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创新研发平台。
(三)推动智能绿色发展。提升农机装备绿色智能化水平,推进以清洁能源、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第三代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及产业化应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感知技术、传感网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研发制造农业智能机器人。围绕“双碳”战略目标,提升农机动力节能环保水平,研发制造混动、电动等清洁能源动力农机装备,满足农机排放标准从国三升级到国四的整体性要求。
(四)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按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农机装备发展实际,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突出适应我市丘陵山地特点和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研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地方配套政策,有效扩大农机补贴覆盖范围,积极推荐我市已成熟的农机产品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五)有效拓展市场需求。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动适应农机作业的品种和技术模式创新,加快选育和推广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品种,以机械化生产作业条件改善为基础,促使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打造农种、农田、农机相适应的一体化农业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宜机化农田建设,重点支持整村整乡整域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强机耕道和作业便道建设,切实改善农机作业条件,有效拓展丘陵山地的农机市场需求。
(六)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持续推进区域集成与示范引领。支持潼南区等区县建设先进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示范区,支持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等立足区域特色,围绕优势农产品机械化集成示范。支持农机企业围绕农业作业场景,探索山地农机个性化定制新模式,鼓励企业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切实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大新型丘陵山地农机的推广应用力度,组织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