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2-00959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2〕375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2-06-07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2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市政协经济界别

你们提出的《抢抓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升级机遇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汽车产业集群议》(第0129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川渝两地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业是川渝两地的支柱产业,也是两地加快制造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产业。你们的提案中涉及的相关工作,我们已在工作中积极开展,目前正在加快推进。

一、切实加强统筹协调

一是为进一步推动川渝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两省市政府联合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坚持围绕七链协同协作,以三廊共建等重大项目为抓手,对推动两地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

二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制造业)专项工作组的领导下,两地经信部门联合成立了汽车产业合作工作专班,研究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重大事项、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等,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加快推动川渝地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相关合作共建项目落地。

二、着力推动高端化发展

一是两地大力支持长安汽车、金康新能源、吉利汽车加快长安阿维塔、金康赛力斯、吉利领克等中高端汽车品牌加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全新产品平台研发力度,加快新品投放和上,推动理想汽车重庆基地、吉利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尽快建成。

二是两地近年来陆续引进了比亚迪动力迪电池、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领巢9AT变速器等核心配套项目,汽车产业链持续补链强链,切实支撑了两地中高端汽车整车品牌加快发展。

三是两地政府多年来持续对川渝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给予专项财政资金奖励,出台和落实了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差异化交管措施等支持政策,推动今年上半年两地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大力推进供应链转型

两地经信部门搭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上线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达到2000,切实推动两地零部件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2021年,两地新增相互配套零部件企业20多家,合计超过300家;新增采购金额超过10亿元,相互配套金额上百亿元。

二是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遴选了100家以上有基础、有条件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体系再造工程,在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产业支持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推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生产智能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四川省经信部门也在加快推动省内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

三是两地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等核心配套项目,支持长安七合一超级电驱、金康一体化电驱等技术领先的零部件形成规模,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努力将川渝地区打造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

四、合力打造全新生态链

一是两地政府合力建成了成渝氢走廊出台了加氢站建设、氢燃料汽车推广应用等政策,推动加快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庆铃集团、成都亿华通等开展氢燃料汽车示范运营,开通成渝氢燃料汽车物流示范线。同时继续形成合力,争取纳入第二批国家氢燃料汽车示范城市群范围。

二是两地正继续加强充(换)电站建设,重庆和四川宜宾已同时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范围,基本建成成渝高速等重点协同区域和线路的充电基础设施,打通成渝电走廊,实现无缝互通互联。

三是重庆市交通局、重庆高速集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蜀道集团等相关单位深化对接,启动成渝扩容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联合编制了智慧高速建设标准。重庆切实推进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加快车路协同道路路口的建设和改造四川省正积极向工业和信息化争取支持成都创建车联网先导区。

五、共建汽车创新发展体系

一是推动两地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协同创新。长安汽车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攻关解决了多源干扰分级控制的整车电磁兼容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小康集团、吉利汽车等与重庆邮电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也在深化创新合作。

二是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研发机构引进。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中国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OPPO汽车研发中心、比亚迪电池全球研发中心等重大研发机构纷纷落户,川渝汽车研发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支持汽车企业与科技公司加强合作。支持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深化合作加快长安阿维塔的产品研发和投放,金康新能源与华为在研发、制造、销售等领域全面融合,长安福特新车型搭载百度的车机系统,川渝汽车+科技的多维融合走在全国前列。

四是强化汽车创新人才合作培养。长安汽车、小康集团、吉利汽车等积极加强与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川渝高校的合作,共同培养汽车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融合的综合型人才。

五是支持两地检测机构资源共享。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项目建设及运营单位与中国汽研等检测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中国汽研、招商车研不断深化与四川一汽丰田、吉利汽车的合作,支持其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检测进度。

此复函已经我委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6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