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390号)收悉。关于加大政策引领、打造标杆示范、凝聚发展共识,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做优做强的建议,契合当前发展实际,具有较强指导性,我委正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不断深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策引领、打造标杆示范、凝聚发展共识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系列政策文件,采取“点上示范、面上推广”的方式,重点实施“四个十”示范工程(10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10个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打造了一批标杆示范项目,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当前,我委正在积极推动有关工作。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出台技术改造相关政策,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平台建设、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条件明确、标准清晰的奖补政策。二是持续打造标杆示范。聚焦全市制造业重点领域,重点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创新示范智能工厂、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新模式、“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等标杆项目,引导企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三是加大氛围营造力度。持续深入区县、园区、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巡回活动,促进平台与企业供需对接、经验交流、案例分享,凝聚合作共识,营造发展氛围。
二、关于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支持智能制造、软件信息、大数据等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申报“鸿雁计划”。加快成立有关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把与工业互联网建设相关的基础研究人才、开发应用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支持重庆邮电大学联合渝北区政府、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工业互联网学院,并成功获批为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学院围绕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核心内容,以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纽带,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为载体,着力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与创新服务平台。
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有关工作。一是增设工业互联网职称。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增设工业互联网专业技术职称,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专业技术职称申报,明确申报条件和申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化转型复合型人才培育的政策引导力度。二是开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咨询诊断。组织开展重庆市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评测专项行动,厘清全市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和短板,为优化全市及各区县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各项措施、评估政策执行效益等提供重要支撑。三是举办工业互联网培训班。面向全市经信部门、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有关领导干部举办“工业互联网专题研修班”,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网络、平台、安全、新模式、典型行业应用等主题,通过分享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全方位成体系的提升参训学员能力。
三、关于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加快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委会同有关单位积极帮助北碚区围绕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持续丰富北碚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加大高端智库引进力度,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将其在地方区域性布局的首个分院落户北碚,重庆分院已正式启动运行。持续增强产业发展氛围,推动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联盟在北碚区揭牌成立,联盟由46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成立。助力北碚区提升工业互联网供给能力,支持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重庆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推荐优质企业与北碚区进行对接,促成北碚区与航天云网、国信优易、新浪视觉、徐工信息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当前,我委协同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一是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分重庆分中心等国家项目建设。指导重庆分中心围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汇聚、分析和交换,推进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行业应用加快推进建设进度。推进重庆市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区域性园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在线监测安全平台、区域性装备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重庆市特定行业工业大数据分级分类系统等子平台建设。二是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的制造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指导支持园区内制造企业聚焦数字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重点行业,打造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行业知识经验在平台沉淀集聚;支持制造企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集成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新技术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选育对口人才同时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摸清企业需求,精准培训课程,丰富培训形式,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整合部门、企业、院校资源,扎实开展实训培训,推动互联网人才培育工作走向深入。三是积极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集聚优质资源。继续引荐相关有影响力、有带动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进行对接,推动一批项目落地,不断丰富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内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与全市制造业企业进行对接,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完善融合应用场景。鼓励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向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重庆分中心汇聚数据,形成全市工业大数据基础数据库。支持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此复函已经我委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年6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