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2-00936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2〕350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2-05-20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90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王竹丰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重庆中小微企业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期的建议》(0909)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发展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重庆证监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态势总体稳定、预期向好

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稳定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促进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我市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新设立中小企业18.9万户,比2020年增加3.6万户;新增中小企业从业人员52.5万人,占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近七成。截至2021年底,全市中小企业累计达到102.2万户,同比增长10.3%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超过850万人。监测显示:2021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速10.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5%,两年平均增速12.2%,全市中小企业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二、积极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成效较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相关部门围绕促进全市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举措,积极主动作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重庆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印发《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扎实开展清理拖欠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投诉平台并纳入12345政务服务平台工作体系,开展投诉线索核查办理,制定出台《重庆市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若干措施》,截至2021年底,共清偿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款超过55亿元,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持续影响,2020年以来,先后出台支持企业40”、“助力市场主体45”、“促进生产经营27”、“助企纾困17”、《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和《重庆市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难纾困工作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减税降费、金融惠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涉企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21年为企业直接减负326亿元,累计惠企金额超过1200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在保市场主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2018年开始,设立了5亿元左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支持1000以上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成长发展。

(三)着力培育优质企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中小企业万千百十五年培育成长计划》《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重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措施,聚焦全市33条重点产业链,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运行监测机制,加强分类指导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8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累计培育入库科技型企业36939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5108家。特别是通过持续发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体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研发创新能力强、补链强链效果好、发展质量效益佳的特点,2021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5%37.0%,分别高于面上中小企业4.014.5个百分点,“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市首位的占比超过77%,平均研发强度6.18%,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企业占比72%,关键领域补短板的企业占比接近78%,成为了引领全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四)努力缓解融资难题。

持续优化小微企业信贷结构,2021年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46亿元,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664亿元,增长16.4%,无还本续贷产品余额647亿元,增长60.8%。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市大数据局牵头建成重庆市企业融资大数据服务平台(渝快融),合作金融机构33家,已累计帮助22万家企业获得融资425亿元。市经济信息委搭建“渝企金服”平台,上线企业近5万家,金融产品130余项,以数据信息联通畅达赋能企业融资;市发展改革委联合重庆银保监局推出“信易贷·渝惠融”平台,打造以信用为驱动的融资服务平台。深化推进企业知识价值、商业价格信用贷款,截至2021年末,累计向7705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贷款131亿元,向6767家企业提供商业价值贷款授信81亿元,平均利率4.67%、最低3.65%持续优化企业应急转贷政策,切实帮助决过桥资金,累计为7123家企业办理转贷848.3亿元,节约企业资金成本25.5亿元。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完善企业上市工作体系,建立拟上市企业清单,加强宣传辅导,上市公司总量达到81家。

(五)切实加强公共服务。

立足于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活动空间不足问题,打造集聚发展载体,印发《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通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利用闲置厂房、商务楼宇打造等各类集聚发展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便利化的生产活动空间。截至2021年底,共培育认定楼宇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微型企业孵化园等各类发展载体800余个,入驻企业近3万家。聚焦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服务,全市1+39+N+S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区县纵向全覆盖,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专家服务区县行等品牌服务活动,设立21个“志愿服务工作站”,推荐志愿服务专家762021年,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累计集聚服务机构1800余家,开展服务活动超过5000场次,服务企业4.5万家次。

三、抢抓机遇,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重大的国家战略,为成渝地区中小企业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也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市委的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机契机,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优环境。充分发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利用跨部门中小企业政策发布平台等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推动助企纾困的各项政策措施广泛知晓、落实到位。加快推进《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修订工作,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强支撑。继续强化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信息化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紧扣企业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培育,围绕补齐创新短板,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一步优化支持方式、突出支持重点、强化使用绩效,加强规范管理,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提质量。扎实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发展,进一步构建“专精特新”企业生成、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联系机制,“一企一策一人”配备服务专员,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精准公共服务,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

(四)解难题。实施融资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持续优化供给结构,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重点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继续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渝快融”、“渝企金服”、“渝惠融”等平台功能,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融资服务体系,推动应急转贷扩面,商业价值、知识价格信用贷提值,抵押增值贷提速,构建“上市+基金+信用贷+抵押增值贷+转贷+政策性担保”多层次全要素金融供给“金字塔”,引导金融活水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容,培育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效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可信赖”服务

(五)营氛围。大力宣传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结推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广泛宣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联合媒体开展2021年度制造业十大影响力人物和“专精特新”优秀企业评选活动,持续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此复函已经我委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5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