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2-00924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2〕336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2-05-09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77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韩路阳委员

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助推建成万开云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议》(第0778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招商投资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关于支持万、开、云人才引进的建议

人才是加快产业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工作质效。一是助推人才强市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优化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助力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入实施引才政策。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等引才政策,从安家资助、岗位津贴、人才奖励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汽车等产业高层次人才,予以激励支持,截至2021年共支持汽车相关领域引进“鸿雁计划”人才177人,及时兑现人才奖励资金和引才补助资金,有力支持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市政府有关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部署要求,将汽车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在内的相关技能劳动者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会同市财政局将汽车生产线操作工、汽车装调工、汽车装饰件制造工等职业(工种)和汽车维修接待、汽车底盘维护、汽车电器设备维护等专项职业能力纳入补贴性培训项目,支持长安汽车等重点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支持产业发展。四是提高人才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高质量举办2021重庆英才大会,提升大会举办规格,首次与国家人社部合办,搭建人才智力交流的高端合作平台,积极为用人单位引进汽车等产业人才。出台实施《重庆英才“渝快办”实施方案》,扩大服务对象,扩充服务事项,全方位提升重庆英才服务水平,加速构建近者悦·远者来人才生态

围绕全市“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战略布局,结合人才招引、培养工作安排,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促进万开云地区汽车人才集聚,支持当地产业发展。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抓好塔尖”“塔基人才政策实施落地,及时兑现现行人才政策高水平办好2022庆英才大会持续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支持万开云地区汽车产业用人单位靶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均衡化,支持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针对万开云一体化发展,对接区域优势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支持建立“巴渝工匠”创新发展集聚区等区域性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区,在技能人才平台、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并在汽车产业相关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方面开展政策先行试点。加力人才服务专项。深入落实重庆英才“渝快办”,推动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强化市级部门与“万开云”等区县人才服务协同,为当地符合政策人才提供子女入学、看病就医、职称申报、出入境服务、科技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贴心服务,切实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增强当地汽车产业人才吸引力。

二、关于将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库区工业振兴重点项目的建议

近年来,“万开云”三地共同推动交通互联互通、旅游联动、区域市场一体化等合作事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趋紧密。以万州为核心,覆盖开州、云阳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逐渐形成,已逐步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要求,我市编制印发《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将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招商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发挥我市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优势,引进国内外中高端品牌乘用车及商用车,助力“万开云”地区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此外,我市印发《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以产业协同城乡融合为支撑,构建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协同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组团推动重点城镇绿色特色发展、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汽车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万开云”地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面对当前国家严控盲目投资汽车项目,要求产业聚集和主体集中,鼓励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在努力争取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扩能进入“万开云”的基础上,发挥区域汽车产业基础优势,建议把握汽车产业发展大局,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下一步,市级部门大力支持“万开云”地区产业发展,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国家相关专项支持同时,依托长安跨越等优质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邀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考察对接,助推项目落户,优化传统企业提档升级。与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共同举办汽车产业专项招商活动引进高质量项目和专业人才,助力“万开云”地区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关于共同组建“区域联合汽车科技核心课题攻关联合开发项目”的建议

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等部门大力支持我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不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开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步路线图与汽车摩托车领域技术图谱制定工作,梳理了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自动变速器、电动化底盘等前沿基础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顶层设计提供引导。二是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入财政科技资金近2亿元,实施汽车领域专项支持计划,开展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重大主题专项、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主题专项及面上项目超过180项,突破深度集成电驱系统、双离合器变速器、智能网联汽车车身域控制器基础芯片、智能汽车视觉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长安新能源、金康新能源等整车企业推出C385全新纯电动汽车、AITO问界M5增程式电动SUV等中高端车型企业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打造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依托中国汽研和金康新能源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新能源动力系统与控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我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链提供了强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品行图制定工作,进一步梳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基础前沿问题和卡脖子技术,推动库区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整车企业智能制造、关重零部件产业升级等重要方向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二是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重点关注库区汽车产业链、创新链的培育,研究推进库区汽车领域链主领军企业创建高水平研发平台,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承载力三是继续加大库区汽车产业创新主体的培育力度,深化库区与两江新区协同联动,支持推进万开云同城一体化建设,引导我市现有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与库区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合作,聚焦电控、自动驾驶、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攻关,在库区培育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主体地位,培育发展壮大库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四、关于降低补贴项目审批准入门槛的建议

我市历来重视汽车产业发展,作为稳增长和产业扶持的重点,通过税收、财政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予以支持。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汽车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汽车摩托车制造业促销稳产、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并在智能制造和智能化改造、重大新产品研发、研发准备金补助等方向给予汽车产业大力度支持。据统计,每年通过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汽车产业项目的金额即超过6亿元。2021年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对“万开云”地区的支持资金累计28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统筹优化专项资金,对工业发展较薄弱的两群区县,每个安排500万元,支持方向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特色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等,相关区县项目申报的投入门槛为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条件的50%。建议相关区县提前做好项目培育和储备,并根据项目成熟度,积极对接市级主管部门,充分用好、用足现有各类支持政策。

此复函已经我委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5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