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弟礼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梁平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建议》(第0372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梁平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素有“梁山熟·川东足”的说法,2021年稻子种植面积47万亩,产量25.85万吨;柚子资源种植面积15.58万亩,产量10万吨;鸭子年出栏1500万只;豆干年产8000余吨;竹资源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竹笋2万吨;生猪年出栏100万头;肉牛年出栏1万头;各类蔬菜年产量60万吨。拥有张鸭子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奇爽食品、上口佳、瑞丰米业等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4家,区级龙头企业188家,产品种类涵盖了9个大类,初步形成了以奇爽、上口佳、渝美滋等企业为代表的方便食品加工业;以文康食品、两颗豆、一根豆筋等为代表的豆制品加工业;以瑞丰米业、渝粒乡米业等为代表的大米加工业;以真本味、谢鸭子等为代表的卤制品加工业;以重啤九厂、大观白酒等为代表的酒类加工业;以厨韵调味品、原缘调味品等为代表的调味品加工业;以大北农、双胞胎饲料等为代表的饲料加工业;以万竹山纯净水厂、菩萨顶水厂等为代表的饮料加工业。已形成稻子、柚子、鸭子、豆子、笋子“五子”资源加工产业集群,2021年食品行业产值超100亿元。
为推动梁平区食品加工产业持续发展,市级相关部门积极履职,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梁平区食品加工产业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规模总体不大、产业生态不完善、品牌影响力较弱等问题,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市级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动梁平区食品产业发展:
一、优化顶层设计。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导梁平区制定符合区情的《梁平休闲食品产业规划》,厘清梁平区休闲食品产业定位、发展目标、产业生态培育、空间布局及重点产品升级方向等关键性问题。
二、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支持梁平区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助梁平区对接江南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食品工业研究所等食品科研院,重点围绕食品安全、口味、健康、加工工艺、存储运输、智能化应用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究,倡导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委托开发、技术服务、联合攻关的模式开展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二是支持梁平区建设公共检测平台(辐照中心),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在梁平区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实现错位发展,指导梁平区市场监管局对进入食品加工产业园的生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申证服务;三是支持梁平区探索成立大宗原材料交易平台,协助梁平区摸清区内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材料需求,联合软件企业、物流企业、原材料供应企业建立大宗原材料交易平台架构并逐步完善。
三、加大支持力度。一是支持梁平区工业园按照《关于印发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渝经信园区〔2019〕19号),先申报食品加工方向市级特色产业建设基地,加大食品产业培育力度,待条件成熟后再申报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指导梁平区申报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质区、国家一类口岸(永久性对外开放口岸)、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二是支持梁平区开展粮油、农副产品等科技创新研究,并根据《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渝科局发〔2019〕11号),予以指导和支持;三是支持梁平区成立食品加工科研机构并申报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同时根据《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渝科局发〔2020〕137号),予以支持和建设。
此答复函已经蓝庆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年3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