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0-04992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0〕255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20-08-06
[ 发布日期 ]
2020-08-06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39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20255

任世兵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安全管理的建议》(第0391号)收悉。与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食品工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市食品工业规模突破千亿级大关,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2019年,我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累计产值同比增长10.2%,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7.8%、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6.8%。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市食品工业总体规模不大、品牌不强、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认真履职,积极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我委在前期多次征求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委常委会通过),已将食品工业作为消费品工业的重要版块一并纳入,特别是提出“积极开发米面主食深加工产品、烘焙食品、特殊消费群体营养健康粮油食品,打造长江上游粮油精深加工基地”的重点发展方向,明确创新赋能、标准引领、示范带动、集群发展、品牌建设、绿色智能化、市场拓展等七项重点任务,对推动全市食品工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实施品牌培育。启动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品牌培育专项行动,第一批98家食品工业企业纳入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项目库,在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支持食品企业开展消费品工业重点品牌培育。疫情防控期间,指导重庆广电、重庆日报开展《防疫情促发展-消费品工业在行动》公益宣传活动,恒都牛肉、江小白、红蜻蜓等食品企业参加。支持网货生产基地、电商平台建设,借力品质渝货触网行动和“CQTV”重庆品牌计划,组织包含食品在内的生活消费品工业企业与各大电商平台对接;支持食品企业参加第19届亚太零售商大会、第22届“西洽会”重庆老字号博览会等展会活动,不断拓展市场渠道。

三、提升创新能力。我委会同巴南区共建消费品工业创新生态集聚区,策划“一院一平台一联盟一中心”、打造“三基地”,举办“一赛一会”等项目,即建设中国(重庆)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研究院,搭建重庆消费品创意创新智库云服务平台;成立重庆消费品工业创新产业联盟;培育西部消费品贸易中心;争创国家级“两业融合”示范基地,打造创新品牌孵化基地和直播营销基地;举办中国(重庆)“长江杯”国际消费品工业设计大赛和中国(重庆)国际美食工业博览会。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宣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开展研发活动,培育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等研发机构。

四、加强安全监管。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理,将全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纳入风险分级管理,突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提升监管工作针对性。开展糕点、调味面制品、桶装饮用水、牛肉制品、冷冻饮品等相关食品专项整治,明确整治重点,细化整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督促食品销售者增强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做到守法经营、诚信自律。引导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食品外包装,拒绝购买有食品饰物的食品,保障食品消费安全。扎实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先后5次组织市内食品工业企业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培训,累计培训食品工业企业400余家次。

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动全市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一、打好政策牌。认真贯彻《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在实施更为精准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培育更可持续更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构建更趋完善更具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营造日益优良的制度环境等方面探索形成发展机制,凝聚共识和各方力量共同引导和支持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召开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导食品工业重点区县制定出台相关贯彻文件。

二、打好宣传牌。实施消费品工业重点品牌培育试点示范项目,整合各方资源,对重点企业品牌进行集中宣传推广。策划举办中国(重庆)国际美食工业博览会,推动建设重庆网红创意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市内外专业展销会,助推企业市场拓展。策划打造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产品集合品牌,组织市内食品企业开展工商对接、工旅对接,在各大旅游景点、商超等地设置重点消费品工业产业专柜。

三、打好创新牌。持续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集聚区建设,尽快与巴南区签订战略协议,引进第三方优质企业,推动项目选址和政策保障等工作,培育集“创意设计+产业孵化+智造基地+产业联盟+网红营销+体验街区+节会活动+贸易中心”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区;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市内外科研机构共建联合研发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四、打好监管牌。针对在食品中使用饰物促销等行为,积极推动食品安全地方立法,明确相关限制性规定;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安全自律检查,严格落实食品与非食品销售区域分开或物理隔离要求,严禁在散装直接入口食品上使用非食用物质的食品饰物,避免食品受到污染;有针对性地对有食品饰物的食品开展快检和监督抽检,对快检结果异常的食品立即开展监督抽检,抽检结果不合格的依法开展后处置。持续开展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好专题培训,鼓励更多企业开展诚信体系评价。

此复函已经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0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