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20-04973
[ 发文字号 ]
渝经信复函〔2020〕242号
[ 主题分类 ]
医药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20-08-03
[ 发布日期 ]
2020-08-03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08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20242

台盟重庆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突破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四大瓶颈障碍的建议》(第0084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药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医药产业发展。为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渝府办发〔201952号)文件精神,配套出台了《重庆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渝府办发〔201956号)明确对创新医药产品分类别分阶段实施研发奖补政策,鼓励发展研发、检测、咨询、代工等第三方产业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开展海外注册、鼓励银保监行业多方位加大对医药产业金融服务力度。

市经济信息委扎实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一是扶持创新平台引进了昭衍新药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中心、美莱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和安评中心项目、BINEX抗体药物CDMO合同设计加工组织平台等项目,有效补充我市产业链短板。二是培育创新品种近三年来有精准生物Car-t细胞治疗药物等14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有效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润泽医药植入式多孔钽材料、永仁心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经国家绿色审批通道获批上市,填补国内产业空白。明峰CT制造基地落地重庆,128CT纳入国家绿色审评通道,填补市内空白。德润俊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剂预计6月份拿到三类注册证,为全球首创。三是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目前累计有9个企业的30个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其中12个产品中标全国集中带量招标采购

市财政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动财政资金“拨改投”。截至目前,我市产业引导基金已发起设立和亚化医、金浦医疗、渤溢新天、点石点创4支健康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超30亿元。累计投资健康产业项目68个。

市教委指导各大专院校建立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生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市有重庆大学等12所大学开设12种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在校生5340人。重庆医药高专等12所高职院校开设10种与生物医药相关的高职专业,在校生12300人。同时,市教委积极助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近两年来立项支持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科研项目214个,其中重大项目33个,重点项目10个。

市人力社保局出台了《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深入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等引才政策,推行人才服务证制度,加大生物医药等行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2019年,新认定支持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168人,发放市级人才服务证343张。

市药监局出台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35条措施,在缩短企业开办时间、鼓励研发创新、加强临床试验资源培育、减免检验费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相关工作措施

一是建设“小型生物技术公司+风险资本+大型产业化服务平台”的创新发展体系大力招引培育以行业领军人物为核心的明星团队,成立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以产权权益为交易标的的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加强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各园区或商业化孵化平台、医疗器械检测研究院、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监管公共质检平台等公共平台打造。引进发展一批符合国际审评审批标准、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的CROCMOCDMO机构,构建涵盖基础研究、药物发现、药物设计、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中试放大、生产工艺研究的、全球化的医药外包服务体系,为产业创新提供基础平台。推动企业积极对接市内外金融机构,包括种子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银行等努力构建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市场化融资支撑体系。

二是建设“项目孵化+人才培养”的人才队伍培育体系。鼓励在渝高校设立医药健康产业相关专业,通过“招兵点将”、“项目发包”的方式引导高校院所更加关注生物技术、材料工程、集成电路等基础领域的研发,激发其创新活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项目源和人才储备。通过公共平台打造,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空间和提升平台。通过明星团队培育和产业整体发展为行业领军人物提供创新创业支撑。

三是大力推动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以重庆巴南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首批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为契机,推进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新型疫苗、免疫细胞治疗、高活性口服肿瘤药物、经典名方药物、新型院内制剂等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围绕抗体药物CDMO平台、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全人源抗体药物筛选平台、医疗器械质量鉴定中心、原料药中试放大平台等基础性公共平台项目建设,打造西部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平台体系。围绕植物细胞培养平台、特色原料药CMO平台、国际化制剂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国际化医药制造产业高地。

此复函已经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04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