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经信复函〔2020〕240号
王光强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固体废物利用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建议》(第0017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税务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和及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总体情况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工作,将其作为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固废资源已在水泥生产、墙体材料、商品混凝土、建筑产品、路基固结等领域广泛使用,粉煤灰、锅炉底渣、脱硫石膏、冶炼钢渣等部分固废资源成为紧俏的生产原料。2019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2500万吨左右,年综合利用量1550万吨,无害化处置615万吨,贮存300万吨,处置利用率达86%。煤矸石、煤泥、粉煤灰、锅炉底渣、脱硫石膏、冶炼钢渣等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你经过长期深入调查研究,细致总结分析,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支持产废企业改进工艺、推广使用综合利用产品、支持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五个方面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切实加强我市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并积极采纳,推动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进一步利用产学研机制推动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科技部2018年设立了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规模利用集成示范”,重点支持磷石膏、锰渣、赤泥等典型重污染固废源头减量、安全处置、综合利用的成套化集成技术与产品方案。目前该重点研发计划正在实施中,我市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加快相关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促进技术产业化。同时,我市将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开展磷石膏、锰渣等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推动较难利用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技术升级,并依托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等各类人才计划,夯实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为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提供智力支撑。
(三)进一步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工艺改进项目支持。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磷石膏、脱硫石膏、赤泥、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工艺改进项目。一方面,开展公益性清洁化诊断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织专家入企诊断,充分挖掘企业资源节约、固废利用潜力。另一方面,鼓励产废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固废的产生量或为下游企业利用创造条件,支持固废利用企业增大固废处置利用能力,并按改造项目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助支持。
(四)积极研究出台较难利用固废专项奖补政策。受工业固废的资源禀赋、经济运输半径、区域供需平衡等影响,当前我市磷石膏、钛石膏、赤泥、冶炼锰渣等部分工业固废利用量小、利用率低,对周边环境尚存一定环境污染风险。我们将针对这些较难利用的工业固废开展专题研究,出台综合利用奖补政策,激发综合利用企业积极性,加大以工业固废为原料企业产品推广使用力度,助推综合利用产品的广泛应用。
(五)进一步支持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2018年渝北洛碛基地入选国家资源循环基地备案名单,2019年渝南(綦江区、南川区)基地、潼南区基地入选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备案名单。我们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要求,继续围绕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积极推进我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加快建设。一是指导有关区县细化工作措施,拟定重点支撑项目建设计划,抓紧落实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加强对接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帮助解决资金困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做好协调指导,加强要素保障、项目引进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积极推荐国内外优势企业与有关区县洽谈合作,帮助引进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优质项目,推动固体废物高质量、高效率综合利用。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0年4月14日
联系人:市经济信息委节能处 张松
联系电话:63896750,1568368835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