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经信复函〔2020〕239号
赵明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渝酒打造千亿级产业的建议》(第0881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白酒产业是增加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连接农业、服务业的重要纽带。白酒产业作为我市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板块,近年来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为全市食品工业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培育了江小白、诗仙太白、金江津、国裕重庆老酒、渝州581等一批地域品牌,其中“江小白”成为年轻人首选的中国酒品牌,远销海内外20多个国家,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国际大赛奖项。诗仙太白酒业历史悠久,荣获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风云企业,在华樽杯第十届中国酒类200强评选活动中,品牌评估价值56.4亿元。
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履职,推动白酒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应用。强化政策引导,在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对数字化装备普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技术改造、精品制造等方面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江记酒庄被评为2019年第一批数字化车间,支持江记酒庄、重啤等企业2019年实施数字化装备普及项目、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项目获得专项资金351万元。
二是推进文旅融合。把酒类产品纳入旅游商品范畴进行支持和宣传,举办旅游商品研发和营销专题培训班,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将诗仙太白、木瓜露酒纳入《“重庆好礼”旅游商品目录》向旅客推介。“诗仙太白酒传统酿制技艺”“乌杨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江津烧酒酿制技艺”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三是强化品牌培育。将江津酒厂、诗仙太白、江记酒庄、忠州酒业、重庆啤酒等酒类生产企业纳入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项目库。疫情防控期间,指导重庆广电、重庆日报开展《防疫情促发展——消费品工业在行动》公益宣传活动,推荐江记酒庄参加;组织诗仙太白、江记酒庄等消费品工业企业集中参展2019智博会,搭建以“智慧消费 品质生活”为主题的大数据智能化互动体验馆,依托智博会平台,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宣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四是深化市场拓展。打造酒类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酒类产品集散分拨平台、酒类产品会展交易平台,推动成立巴渝酿酒研究所、重庆市放心酒交易示范平台和线下名酒体验中心,推动酒类行业线上销售。鼓励企业包团发展、做大做强,目前,已有20家流通企业与渝烟连锁、农投良品、交运物流等国有企业开展联合经营和供应链体系建设双向驱动合作,具备组建渝酒产业集团基础。
五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格实施生产许可,把好准入关口。同时,强化风险隐患防控和化解,2019年共对酒类产品开展监督抽检3900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29批次,开展风险监测245批次,发现问题产品61批次。专题部署《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开展监督抽检1921批次,取缔“黑作坊”“黑窝点”240个,吊销或注销证照14个,立案152件。通过严厉打击,有效震慑白酒小作坊违法生产行为。
但我市白酒行业规模小、产能利用率较低、品牌影响力弱、监管缺乏等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总体看,重庆白酒产业有历史发展积淀和现实发展基础,振兴渝酒产业,推动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消费引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鉴于白酒产业政策调整,年前,市经济信息委联合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管理协会、市酒类流通商会及我市部分重点酒类生产企业召开渝酒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听取推进白酒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工作扩宽思路,寻求良策。针对我市白酒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消费模式,我们重点在几方面发力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打好政策牌。我委代市政府起草了《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送审稿)》(已经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拟于近期印发实施),已将酒产业列入消费品工业重要板块一并囊括其中。在实施更为精准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培育更可持续更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构建更趋完善更具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营造日益优良的制度环境等方面形成发展机制,凝聚共识和各方力量共同引导和支持白酒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继续会同行业协会、企业开展产业调研,积极探索我渝酒产业发展新路径,起草渝酒高质量发展专项方案,明确重点方向和发展路径,通过品牌培育、创意设计、线上销售等方面举措推动渝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打好品质牌。大力推动行业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和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渝酒企业开展数字化装备普及,更新数字化装备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非数字化装备,部署在线监控(检测)和连线控制系统,推进生产设备、制造单元的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加快装备、生产线、车间和工厂向自动化数字化迈进;鼓励有条件白酒生产企业实施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积极倡导行业开展同线同标同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发挥好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化改造项目给予支持。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牵头,制定符合我市白酒产品特征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与国际生产标准对接,不断拓展全球市场。
三是打好融合牌。整合各部门职能,共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创意设计融合,强化文化创意引领作用,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机构与行业企业开展对接,以丰富产品外观设计和创意表现形式、讲好渝酒品牌故事为主要内容进行合作,挖掘重庆白酒文化底蕴,提升渝酒软实力和附加值。推进文化旅游融合,鼓励渝酒企业将工业元素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工业旅游,支持条件成熟的建设博物馆和特色文化小镇,开放展示传统酿酒工业的纯手工酿酒车间,让游客体验一回“酿酒师”和“品酒师”,满足旅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增强体验感,协调江记酒庄尽快启动工业旅游项目。
四是打好营销牌。充分发挥新型融媒体在品牌策划、推广方面的专业优势,实施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试点示范项目,优化品牌培育方式,进一步提升渝酒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和支持酒类企业从进口贸易、市场流通、消费促进等方面加强协同,抱团融合发展,扶持和培育区域性酒类流通龙头企业。支持渝酒企业依托旅游购物场所、大型商超进行推介,做靓“重庆好礼”名片。策划举办中国(重庆)国际美食工业博览会,推动建设重庆网红创意基地,支持渝酒企业利用全国糖酒会、西洽会、智博会、西部(重庆)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家级、市级大型展会平台,提升渝酒知名度。
五是打好环境牌。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理,综合确定酒类企业监管等级。在日常监督中确保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全覆盖,强化风险隐患防控和化解,确保白酒质量安全;联合有关部门加大白酒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优化渝酒品牌流通结构,引导传统渝酒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倡导中小渝酒企业细分市场开展特色化经营,形成一批知名白酒类流通品牌企业。持续做好酒类流通溯源凭证、酒类流通溯源信息登记,建立和完善酒类行业信用体系,鼓励酒类行业商协会组织制定酒类流通行业标准,积极推动全市“放心酒示范店”建设,配合完善酒类、食品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此答复函已经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0年4月20日
联系人:市经济信委消费品处 范志飞
联系电话:63899768,1816640293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