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19-0342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19-04-17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1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经信复函〔2019148

石品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区的建议》(第1219号)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市战略性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壮大规模,积极构筑经济增长的新优势。2017年,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渝府发〔201742号),提出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装备、高端交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节能环保、页岩气、数字创意等产业发展重点,并力争在空天海洋、未来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寻求突破,形成独特优势,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到 2020 年,力争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 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至15%,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2018年,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5%,远高于全市工业1.1%的平均水平,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2.5%,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速孕育。今年一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加速,全市新开工投资1亿元以上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6个、投资413亿元,分别占全市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个数和总投资的26.5%57.6%

二、2019年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2019年,我市将进一步着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大做强以集成电路、液晶面板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存储、电源管理及数模混合芯片和高世代平板显示等产业,推动发展先进特色集成电路工艺及柔性高清显示等技术,组建半导体产业基金,建成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速构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在继续扩大整车规模的同时,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电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瓶颈,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和模块化供货模式,加速推进智能汽车测试体系和场景数据库建设,稳步开放道路测试,全力打造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三是着力壮大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完善从研发端制造端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力争到2020年形成千亿级新兴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发展大数据和软件等信息服务业。

三、关于设立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集群特区的相关政策

按照现行行政体制,设立发展特区的权限在国务院,市级行政部门没有设立发展特区的权限。虽然设立特区的建议目前不具备实施条件,但从国家层面到市上,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各地突出产业发展特色,打造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或园区),尤其是以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基地(或园区)。2016年,工信部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规〔2016212号),并配套制定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工信部规〔20171号),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按照国家部委要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主要条件包括产业实力和特色、创新能力、质量效益、节能环保、集约程度、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发展环境、合法合规等十个方面,其中在产业实力和特色方面,要求产业集聚集群区年销售收入≥300亿元(特殊类型地区:≥150亿元)、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产业集聚集群区销售收入比重≥50%、产业集聚集群区内企业专注于一个或两个相关性较强的细分产业领域等。按照部委相关工作要求,我委早在2014年就牵头制定了《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创建管理办法》(渝经信发〔201469号),对批准的特色产业基地,在相关产业布局和重点项目招商过程中,以及基地内企业申报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都将给予倾斜支持。目前,我委正在牵头对该文件进行修订,以进一步完善申报方向、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国家部委文件和我市修订后的基地创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对有关区县的帮助指导力度,以特色产业基地(或园区)建设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此答复函已经杨丽琼副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94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