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函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81J/2018-0306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委
[ 成文日期 ]
2018-06-20
[ 发布日期 ]
2018-06-20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6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经信复函〔2018〕242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6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滕旭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黔江布局发展数据中心产业的建议》(第0660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一)产业规划情况。

2018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对我市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进行了总体设计,就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主要领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市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作用显著提升,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二)产业总体情况。

在大数据基础支撑层,三大运营商、浪潮等高等级数据中心项目已建成投用,腾讯、爱奇艺、网宿等数据资源落户重庆,中科睿光成功发布全新一代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在数据服务层,中科云丛、凯泽科技在模式识别大数据领域快速发展,可视化龙头企业海云大数据全国总部落户两江新区,中交信息建设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实现了500万辆汽车信息资源汇集管理及服务;在大数据融合应用层,誉存、智慧思特、博拉网络等创新型企业在风控征信、排污监测、精准营销等细分领域大数据中逐渐崭露头角

(三)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发展现状。

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下称“云计算产业园”)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于2011年4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云计算产业园主要以高等级数据中心为基础,集聚发展云计算、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目前,园区建设已基本成形,形成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重庆有线、浪潮、腾讯、浪潮、两江云计算八大高等级数据中心齐聚的格局。截至2017年底,园区已形成15万台服务器的运营支撑能力。

(四)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发展现状。

2016年7月,我委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经信发〔2016〕42号),进一步明确将依托云计算产业园现有资源搭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以下简称“政务云平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分散、孤岛化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降低行政成本。截至2017年底,政务云平台投用机柜累计达到700个,迁移设备累计达到4837台,服务器虚拟化率达到51.4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17年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发展趋势》专题报告,我市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已实现由“按需而建”向“按需而用”的战略转型,推进速度、推广力度、覆盖范围、自上而下统筹规划的模式属全国省级行政区首例,领跑政务云时代。

二、关于在黔江布局发展数据中心产业

(一)黔江区具备发展数据中心产业的基础条件。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新建大中型数据中心,尤其以灾备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为主的大中型数据中心,应重点考虑在气候适宜、靠近能源(紧邻能源富集地区)、地质灾害较少的地区进行建设。因此,黔江区良好的骨干网络、充足的电力能源保障、凉爽适宜的气候以及稳定的地址板块结构,为发展数据中心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黔江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政策依据。

目前,市政府对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发展大数据产业并无具体的限制政策。但鉴于大数据产业对人才、技术的特殊需求,我委建议黔江区可以以夯实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重点,以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为核心,继而逐步寻求产业方面的突破。从严格意义上说,数据中心只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础设施,主要为产业提供基础支撑,而大数据产业的核心产业链则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运维、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交易等环节。

(三)黔江区应进一步做好项目建设论证工作。

从过去三年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现状来看,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已显现出有过热的迹象,未来几年内或将会出现数据中心产能过剩的现象。产能过剩无疑会对数据产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很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因此,黔江区发展数据中心产业,虽然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稳定可靠的低成本要素保障,但也应结合城市自身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从而进一步论证数据中心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四)全力支持黔江区发展大数据产业。

我委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黔江区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是鼓励黔江区通过商业化运作,引进数据中心龙头企业作为数据中心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主体,避免政府参与项目的风险性;二是配合黔江区做好数据中心相关项目的前期论证调研工作;三是鼓励黔江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着眼于产业链核心环节发展大数据产业,并配合做好大数据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四是由我委牵头起草的《关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正面向全市征求意见,欢迎黔江区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对该指导意见提出建议。

此复函已经陈金山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5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